一家价值147亿元的全球芯片巨头,在半个月内被荷兰政府强行冻结全球资产,中方CEO职务被暂停,外籍高管联手夺权。
这不是商业纠纷,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合法抢劫"。荷兰政府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用行政手段剥夺了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但他们没想到,这次踢到的是铁板。
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对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及其下属全球30个主体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为一年。

仅仅一天后,安世半导体的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三名外籍高管就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了紧急请求,要求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的CEO职务。
动作快得让人怀疑。10月1日当天,荷兰企业法庭在未庭审的情况下就直接生效了几项紧急措施。
10月7日,法庭裁决将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股份(减去一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给稍后指定并公布的人员,并任命一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人士担任董事。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闻泰科技对这家核心资产的控制权几乎被彻底架空。

时间线太巧了,就在荷兰采取行动的前一天,美国工业和安全局发布了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实体清单、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
闻泰科技早在2024年12月就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这次新规直接波及到全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
闻泰科技10月12日晚发表声明,强烈指出荷兰政府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
声明还披露了安世半导体的贡献:近五年来安世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近三年研发投入增长超150%,全球专利数量提升近千项。

中方反制来得干脆。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及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
这一招精准打在了荷兰的痛处上。安世的营收于2022年达到23.6亿欧元的峰值,而闻泰科技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安世半导体的营收里中国区占比48%,已经接近一半。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公司拥有近1.6万种产品料号,2024年安世半导体收入规模约147亿人民币。

安世半导体今年上半年有六成收入来源于汽车行业,大众、宝马、奔驰等主要汽车制造商皆是其客户来源,而安世半导体70%的产能来自中国。
断供危机很快引发欧洲车企恐慌,10月1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出警告,如果安世半导体芯片供应中断的问题不能立即得到解决,欧洲汽车制造业可能会受到严重干扰。
特定零部件新供应商的认证和产能提升将耗时数月,而当前安世半导体芯片的库存普遍预计仅能维持几周。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为应对安世半导体的供应中断,该公司已获得了短期芯片供应,但警告称整个汽车行业仍将面临挑战。

大众汽车集团表示,安世半导体不是该集团的一级供应商,但其一级供应商提供的汽车零部件中使用了部分来自安世半导体的零件,目前大众的生产不受影响,但不能排除其对未来生产的短期影响。
压力很快传导到政府层面。10月19日,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在接受本国电视节目采访时称,他预计将在几天内与中方官员会面,讨论如何解决围绕安世半导体身上的僵局。
10月21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通电话,双方开始就解决问题进行沟通。

这场博弈的关键在于产能布局。安世位于广东东莞的工厂是规模最大的小信号组件工厂,年产量超过了500亿件。
10月18日,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国庆中秋假期结束后便开始实施出货限制,并计划从下周起推行"上四休三"的生产安排。没有中国的封装测试产能,荷兰总部的芯片设计再先进也只是纸上谈兵。
荷兰那边也不消停,10月17日,荷兰总部切断中国团队系统权限,停止向中国团队支付劳动报酬。

10月19日,安世中国发布公开信,称国内员工有权拒绝执行荷兰总部指示,并强调安世国内全部主体运营及员工薪资福利一切正常。
10月2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
安世半导体事件让全球看清了一个事实:中国企业有能力用实际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荷兰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强行接管中资企业,最终却发现离不开中国的产能和市场。这场博弈还在继续,但结果已经明了——在全球化的产业链中,没有谁能单方面说了算。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