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底,一场关于餐饮出海的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十几个行业协会、上百家供应链平台和连锁餐饮的代表挤满了会场。
这个场面让人想起三年前的情形——那时候大家谈的还是怎么在国内卷,现在统统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国内餐饮市场去年的收入数据是5.57万亿元,增速5.3%。这个增长看起来还行,可餐饮老板们心里都清楚,客单价在降,利润也在降。
门店越开越多,彼此分流越来越严重,有人算过一笔账:不打折没流量,打折又不挣钱。
去年全国关掉的餐厅接近300万家,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还在往上涨。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东南亚成了很多餐饮品牌眼里的"救命稻草"。
雅加达有条叫"Muara Karang Raya"的餐饮街,走一圈下来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还在中国,蜜雪冰城、益禾堂、甜啦啦,一字排开。
旁边还有星巴克、本土的TOMORO咖啡,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有些店开业不到半年就换招牌了。
印尼确实有吸引力。2.76亿人口,世界第四,华人超过1000万,是全球华人最多的国家。
雅加达的中餐馆市场份额接近50%,潮州菜、客家菜、娘惹菜都有人吃。
所以从2017年到现在,海底捞、蜜雪冰城、名创优品最早进场,2023年张亮麻辣烫和库迪咖啡开了首店,
去年太二酸菜鱼、叫了只炸鸡、姚酸菜鱼、杨国福麻辣烫、书亦烧仙草也都插上了旗。
看起来一片繁荣,实际情况呢?
那些交了学费的人不会告诉你的事
今年1月,印尼的中国商会总会成立了12个行业分会。这个事情听起来不起眼,实际意义很大。
为什么要搞这个?因为之前出海的企业各自为战,踩的坑都差不多,交的学费却一点不少。
有个做餐饮的朋友去年在雅加达开了家店,装修花了200多万人民币,是国内同等面积的1.8倍。开业三个月发现不对劲,本地人不买账。
他们家做的是改良川菜,按照国内的思路搞的——辣度适中、摆盘精致、定价参考了北京三里屯的水平。
问题出在哪?印尼人吃甜。他们的甜品糖分是中国人习惯的两倍,做菜也得往甜了走。
还有一个细节,印尼普通人月收入大概在300-500美元,这家店的人均消费折合人民币150块,本地人根本吃不起。
最后这家店关了。转让费没收回来,装修投入全打了水漂。
老板后来说,当时就是觉得自己在国内做得还行,到东南亚应该能"降维打击"。现实给了他一巴掌。
新加坡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很多人觉得新加坡经济发达,去那里开店能赚"新币"。
实际上新加坡市场非常卷,餐饮连锁化率高,本地人对餐饮的要求也不低。
有家国内做得不错的网红火锅店,去年在新加坡开了第一家店。装修走的是工业风,拍照好看,产品也做了本地化调整。
开业头两个月排队的人不少,大多是中国游客和留学生。三个月后热度就下去了,本地人来得少。
原因在哪?新加坡人认同自己的饮食文化,他们学欧美学了很多年,对服务、环境、性价比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网红打法在那里不管用,你得拿出真本事,做长期的生意。
这家店现在还在开,已经是第二个选址了。老板说,第一家店选在游客区,以为能借流量,后来发现游客来一次就走了,没有复购。
现在搬到了居民区,重新设计了菜单,价格降了,口味调整了,才慢慢有了回头客。
东南亚市场的真实样子
东南亚不是一个整体,每个国家差别很大。新加坡发达,泰国和越南发展水平跟中国部分城市差不多,印尼基础设施还在建设中,菲律宾、马来西亚又各有特点。
拿连锁化率来说,东南亚六国平均只有27.9%,全球平均水平是35.2%,日韩在50%左右,美国接近60%。
这个数据说明什么?说明当地餐饮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连锁品牌有机会,也有挑战。
挑战在哪?供应链不成熟。国内习惯的那套中央厨房、冷链配送,到了东南亚很多地方根本玩不转。
印尼有1.75万个岛屿,物流成本高得吓人。你想做标准化?光是把调料运到各个门店,成本就能吃掉一大块利润。
还有人的问题。印尼人工成本是中国的五分之一,听起来很美好。
实际上呢?当地人工作习惯跟国内完全不一样,基本不加班,培训周期长,管理难度大。
国内派过去的人,也不一定适应当地环境。北京干得好的,不代表能搞定印尼市场。
真正赚到钱的人在做什么
有个做餐饮供应链的朋友,2019年就去了印尼。他没有直接开店,先是给当地的中餐馆供货,慢慢摸清了市场。
两年后才开了第一家自己的店,做的是印尼本地菜,用的是中国的管理方法和供应链技术。
这家店开在居民区,主打平价。菜品全是印尼家常菜,米饭、汤、炒菜,人均消费30多块人民币。
店面不大,但翻台率高,本地人吃完还会带朋友来。现在已经开到了5家店,都在盈利。
他说了一句话:在印尼做餐饮,别做中国人的饭,也别只做华人的饭。华人才1000多万,市场天花板太低。
要做就做2.76亿印尼人的饭,用中国人的效率和技术,服务本地人的需求。
还有一个案例。菲律宾有家连锁品牌叫"快乐峰",做了很多年,几乎每个餐饮赛道都涉足过。
他们的打法不是复制某一个成功模式,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消费群体,做不同的品牌。这种灵活性,值得学习。
写在最后
中国餐饮出海这几年确实热闹,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喜茶在海外开店的消息隔三差五就能看到。
东南亚6.9亿人口,全球18亿穆斯林人口,如果能在东盟的伊斯兰国家找到成熟的模式,真正做到本地化,未来能走的路还很长。
这条路不容易走,需要的不是一时的热情,是真正的专业能力和长期投入。
出海的餐饮人正在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这个过程还在继续。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