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插图:喵喵夏,讲述:匿名,女
01
2025年的夏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崩溃之夏。
先给大家说说,一个自诩情绪稳定的妈妈是如何被自己的孩子逼疯的。
女儿琪琪就读一所小重点高中,成绩中下。
进入高三下学期,她状况百出。
她在4月份提出要到校外机构去补课。
理由是一轮复习已经结束,学校的新课已经讲完,但自己的知识漏洞还有很多,而且学校的学习效率很低。
02
学习进入这个阶段,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们当父母的自然是想方设法地满足她。
于是,跟班主任数次沟通、求情,写下安全保证及免责书,才得以放行。
然后,我们在校外给她找了一家培训机构,朝八晚九,全科辅导,学费10W。
刚开始,琪琪学得很卖力,每晚从培训机构回来还要学到深夜,整个人都史无前例地勤奋。
我和老公也十分欣慰。
对于孩子的成绩我们相对佛系,只要我们尽心,她尽力就好。
03
但令我们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琪琪开始吐槽机构数学老师讲题完全是自说自话,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
于是,我们也跟机构指定的班主任做了沟通,希望从中协调。
班主任态度极好,并且也跟数学老师做了反应。
数学老师很认真负责,专门当着我们的面找到琪琪,让她不懂就问,如果老师讲课中有什么她认为不妥的地方,可以随时随地提出。
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琪琪依然天天回家抱怨数学老师是个水货,耽误她的时间,影响她学习的心情。
我们心急如焚,只能找班主任沟通,老师为此还找班上另外三个孩子谈话,询问他们对数学老师教学的意见。
其他三个孩子都表示没问题。
没办法,在我们的苦苦哀求下,班主任只能让琪琪试听了另外两名数学老师的课,在她认可其中一位后,每次数学课,让她跟另外一个数学老师上课。
04
但很快,这个数学老师也让琪琪感到不满意,说这个老师对她有“后妈感”,会对之前的学生和她差别对待。
而机构为了留住学生和稳定学生的学习状态,特意做了后一个数学老师的工作,让老师在课后单独给琪琪上半个小时的一对一。
说实话,教学服务做到这份儿上,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然而,好不容易数学这科的事情搞定了,很快,其他科目又开始出现问题。
化学老师留的作业太多,物理老师不注重基础,只做偏题怪题……
为了验证她的说法,我和老公也是拼了,特意跟班主任要了他们的录课视频,找到重点高中的在校老师,请人家帮忙鉴定。
人家给的反馈是:“课程讲解没毛病,水平也很可以,让孩子跟着老师好好学吧。”
05
琪琪在机构上课,但每次月考还是会回学校去考。
第一次月考,她的成绩比之前的名次前进了三名。
我和老公对此很淡定,孩子本来也不是什么学霸,高三求稳就行。
但她自己非常抓狂,表示这个机构完全没水平,班里谁谁谁在某某机构,这次考试一下子进了年级百名榜,声称自己所在的机构就是垃圾、骗子。
于是,再回去上课时,各科老师都反应她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
我们跟她沟通,她就抱怨机构不靠谱,误人子弟。
从此,每天上学都特别费劲,三求四请。
后来干脆拒绝去上学。
高三非常时期,她在家里摆烂,求我和老公的心理阴影面积?!
没办法,只能问她到底要怎样?
结果她提出去要去她同学所在的那家校外培训机构。
我们只好去咨询,但,琪琪被这家机构拒绝了。
还有两个月就高考,她又没一直跟着人家的复习计划走,他们怕影响整体成绩和未来的招生。
这个结果,我们如释重负。
要知道,无论是经济,还是时间,我们都承受不了。
06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给到琪琪两个选择:要么回学校,要么继续在现在的机构学习。
她选择了回学校。
但提出一个条件:“我现在是复习的关键时期,压力很大,你们给我买部手机,我每天看半个小时手机解压。”
我们不想在这个时候让她有手机,但她的态度特别坚决:“不给我买,我就不上学了。”
上学,成了她威胁父母的武器。
我和老公几经商量,决定还是不能给她手机,因为手机有了,很难自控,本来离高考就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再为抢手机的事情伤脑筋,真的是伤不起。
于是,又是新一轮的谈判,答应她高考后,可以给她买手机。
她思来想去,提出条件:“高考后买也行,我要最新出的某某手机。”
我和老公一查,8000多。
挺肉疼的。
可是,为了稳定她的心态,我们也是咬牙答应了。
07
就这样,在外面上了一个月的课,琪琪又回到了学校。
机构那边也算通情达理,把余下的学费返还给了我们。
但琪琪回到学校后,每天回到家也是怨声载道,同学太吵,老师水平不够,学校管得太宽……
我和老公就默默听着。
高三啦,我们好像说什么都不对,所以,每天都在忍气吞声。
即便如此,琪琪还是要出妖蛾子。
距离高考还剩七天时,死活要手机,不给买就不参加高考。
理由是压力太大,而且就剩七天也学不进去什么了,拿个手机放松心态。
看着她那副活不下去的样子,我们再次妥协了。
花了8000块钱,买了她指定的手机。
她欣喜若狂,每天除了上学就是玩手机,并对我们说:“高考拼的就是心态,我现在主打的就是一个松弛。”
08
但成绩不会陪她演戏。
琪琪最终勉强只够二本的录取线。
虽然不理想,但也在我们的意料之内。
重要的是,在学习上,我们其实对她早就放弃了非分之想,一再降低期待:只要有大学可念就行。
就这样,她被天津一家二本院校录取,并开始做上大学的准备。
琪琪甚至列下清单:1.5W的平板电脑,上千元的耳机,衣物、床品……
只买贵的,不选对的。
期间,还跟高中同学一起去了乌镇,跟我们要了4000块钱,往返机票是我们给订的。
说真的,看着她完全不知柴米贵,花钱不眨眼的样子,我和老公真的是一阵阵心寒,又一阵阵忍耐。
九十九拜都拜了,就不差这最后一哆嗦了!
09
然而,令我们完全没想到的是,琪琪录取通知书拿到了,上大学的一应准备也都置办齐了,她突然跟我们提出,她要复读。
理由是觉得自己还没有用尽全力,不甘心只读一个二本。
说实话,我和老公听了这话,心里一哆嗦。
曾经的高三已经是一场噩梦,再来一遍,那简直是非人的折磨。
可是,事关孩子的前途意愿,我们如何阻止?
不等我们给出意见,琪琪又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准备去省城的教培机构复读。”
省城离家700多公里,我和老公都要上班,谁陪她?
她的说法是:“我能够自己照顾自己。”
我们问她:“为什么要去省城?”
她的回答是:“因为口碑好。”
然后我们问了一下收费情况,琪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不多,12万,不包含吃住。”
那语气,好像不是12万,而是12块钱一样。
我和老公心里万马奔腾,但也努力控制着情绪,跟她说:“这件事太突然,我们都得综合考虑一下。”
10
于是,我们又各种咨询和权衡。
结果,从琪琪好朋友家长那里得知,琪琪之所以选择去省城复读,是因为她喜欢的男生考到了省城的大学,她想离他近一点。
了解到这一层原因,我们就更加不能同意她孤身去省城读书了。
并给到了她选择:“要么去读大学,如果对二本不满意,大学里再努力,争取考研到一个理想的院校;要么复读,但只能在本地的复读机构。”
谁能想到,她非常坚决地表示:“我必须去省城复读,否则,我哪儿也不去了。”
而我和老公也亮出底牌:“去省城复读不现实,除却安全问题,家里的经济也很吃力。”
这话,成功燃炸了琪琪,她用充满讥讽的语气说道:“说一千道一万,不就是差钱嘛?我也是真的搞不懂你们,没钱生孩子干嘛……”
后面还有一句话,特别特别的难听,我就不复述了。
一向情绪稳定的老公听了之后,从没动过琪琪一根手指头的他猝不及防地给了琪琪一个响亮的耳光。
老公脑门上所有青筋都爆起来了,脸色呈青紫色,我和琪琪瞬间都吓懵了。
反应过来后,琪琪跑进了卧室。
我赶紧拉着老公走出家门,让他平息一下情绪。
11
说实话,那一天,我感觉天塌了。
养了孩子将近18年,不能说养尊处优,但我们的确一直在努力托举。
物质上没匮乏过,精神上父母也没有缺席任何的成长。
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了孩子之后,我们所有的生活节奏都是以她为中心的。
我们自己是普通人,也做好了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心理建设。
可是,换来的,不是感恩与尊重,而是嫌弃和辱骂。
说实话,我们感情上真的很难接受。
我们不求孩子有多优秀,但要有起码的人味吧?
自高三以来,她不断折腾,我们选择了逆来顺受。
但换来的,是最终把她妥协成一个冷血的混蛋。
12
那天,我和老公没回家,在街上晃荡了很久,情绪稍微平复后,找了一家饭店坐下来,准备吃口饭。
算起来,我们已经很久没在外面吃饭了。
所以,拿到菜单时,本能反应就是“一个爆炒大头菜要22块钱,自己家做成本2块钱都不到啊。”
但下一秒,老公赌气说:“要,要四个菜,从今往后咱都对自己好一点。”
是啊,10万的学费眼睛都没眨过一下,8000的手机也是说买就买,凭啥对自己连个22块钱的素菜还要肉疼再三。
吃完饭,我们商量了一下,复读也不必了,有学就去上。
她如果想上进,进了大学再努力,甚至是出了大学再努力也不晚。
无论如何,不能再让她无休止地盘剥父母,却如此心安理得。
13
回到家,我很冷静地跟琪琪说了我们的决定。
我以为,我们不在的这一会儿,她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会为自己刚才过激的语言攻击道歉。
但我错了。
听完我的决定,她操起床头柜上的平板电脑,恶狠狠地砸在墙上,电脑瞬间四分五裂。
她指着我的鼻子喊道:“那个破学校,我是绝对不会去上的。你们不供我复读没关系,从明天起,我打工赚钱,自己供自己。”
“行,可以,祝你好运。”说完,我扬长而去。
出了她的房间,才发现自己整个人都是抖的,心脏疼得好像再走一步,就能破裂一样。
老公见状,要冲进门去跟她继续理论,我阻止了他。
吵架并不能解决问题,大家都需要冷静。
14
第二天,琪琪并没有像自己所说的,出去打工。
在房里玩了一天的手机,还叫了两次外卖。
而我和老公下班回到家里,做了晚饭,没有叫她。
她出来上卫生间,也视我们为空气。
晚上,我和老公外出散步回来时,她正在房间里跟同学语音通话,没有听到我们回来。
然后,我们就听着她在电话里污言秽语地吐槽父母,并扬言:“他们不是逼我嘛,行,我大学也不上,复读也不读,就在家里啃老,看他们怎么办?”
这些话,句句像刀子,万箭穿心。
老公想要冲到她房间里理论,我拦住他:“身体是第一位的,不值得。”
15
8月19日,她就满18岁了。
这一次,我和老公心意已决:要么上大学,要么在家当废柴,我们绝不妥协。
在家里当废柴,我们就当自己不是生了一个孩子,而是养了一个宠物。
这个暑假,对于我和老公来说,是崩溃的,内心被失败、无力、绝望所笼罩。
用老公的话说:“明明大太阳照得人都要中暑了,可心里冰凉冰凉的。”
连续一周,他的血压都是180加,不得不去社区医院开了药。
但这一切,琪琪毫不关心。
她很少和我们碰面,偶尔碰面,看向我们的眼神充满不屑与嫌弃。
16
摧毁一个中年人很简单,就是让他们拥有一个白眼狼的孩子。
这些日子,我和老公也在反思我们的教育。
说实话,一败涂地。
无论是爱的边界感、延迟满足、同理心、利他思维、精神上的富养等等方面,我们都是后知后觉,追悔莫及。
看向前方,更是两眼漆黑。
所以,冒昧来小念这里,不吐不快地说出家丑,让自己喘息一下。
也希望可以给他人提供一点前车之鉴。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