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现金堆成山,高调捐款20亿后“消失”,如今早已换了副面孔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芒果粉

当陈光标把十六吨现金砌成三面墙的照片铺满各大媒体时。

没人想到这个曾站在钱墙前说要让慈善“看得见摸得着”的男人,会在几年后突然淡出公众视线。

从创业时拿出三万元救白血病患者,到汶川地震带六十台挖掘机冲进灾区。

再到因高调行善被骂“作秀”,陈光标的故事从来都不缺话题。

现在他带着低调务实的新样子重回公益圈。

那些关于他到底是真心行善还是博眼球的争论,慢慢有了不一样的答案。

据了解,陈光标出生在江苏泗洪的穷村子里。

四岁那年,家里因为太穷没了一个孩子,这事儿成了他心里抹不掉的坎。

十岁的时候,为了凑齐一点八元的学费,他每天挑着两桶水走一公里去镇上卖,一分钱随便喝,一周能赚两三毛钱。

就这么个自己学费都得靠叫卖凑的小孩,交完钱还帮邻居家交不起学费的孩子垫上了钱。

这可能就是他后来做慈善的由头,也为以后那个“中国首善”埋下了种子。

17岁那年,陈光标在村里可算出了名。别人还在为零花钱发愁。

他已经靠走街串巷卖冰棍、倒腾粮食,成了村里最年轻的万元户。

手里攥着辛苦攒下的钱,他还没忘读书这件大事。

愣是考上了南京中医药学院,成了村里少见的大学生。

毕业后在医院干了十年,他瞅准了健康检测仪器的商机。

改良出“跨世纪家庭CT机”,卖的价格是成本的十倍,不到30岁就赚了上千万。

28岁那年,陈光标拿出三万元资助一位白血病患者,正式开启慈善之路,32岁时,他抓住房屋改造机遇成立再生资源公司。

38岁遭遇非典,他捐赠近千台检测仪和两百万善款,40岁时印度洋海啸,他向灾区送去价值一亿的物资。

40岁汶川地震,他带领百名员工、驾驶六十台机械奔赴灾区,亲手救出14人。

同时捐赠七百八十五万现金,还送去一百七十吨大米、一千台电视机等物资,这些实打实的付出,让他逐渐坐实“首善”名号。

46岁那年,陈光标做出轰动全国的举动,将十六吨百元大钞堆成三面墙,总价值十三点九一亿。

他主动邀请媒体拍摄,解释这样做是想让慈善变得直观可见。

这个行为让他连续四年斩获“中华慈善奖”,却也将质疑声浪推至顶峰。

有人计算后发现,十六吨现金的理论重量与宣称面额存在矛盾。

还有人翻出他曾公开的二十亿捐款明细,指出部分项目金额模糊不清。

更尴尬的是,他此前晒出的“世界首善”奖牌,被联合国官方证实为不实。

一时间,舆论场里“首善变首骗”的说法甚嚣尘上。

即便他反复强调“高调是为了带动更多人关注慈善”,也难以平息公众的质疑。

当年“冰桶挑战”火遍全球,陈光标也跟着凑热闹,发了条视频。

画面里他坐在满满一桶冰块里,还放话,谁能比他在冰桶里待的时间长,就直接捐一百万。

视频一出来,网上瞬间炸了锅,可没两天就被打脸了。

医学专家站出来说,正常人在冰水里泡超过5分钟,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陈光标可是医科院校毕业的,怎么可能不懂这个常识?

眼看瞒不住了,他只能承认视频是假的,其实桶里装的是热水,只有表面铺了层冰块装样子,这一坦白,彻底把他人设搞崩了。

网友们气坏了,说连公益挑战都能造假,以前捐钱捐物的事儿还能信吗?

有人直接开骂,说他根本不是做慈善,就是拿公益当噱头博眼球,那些轰轰烈烈的善举,全是精心策划的表演。

打这以后,陈光标面临的就不只是“作秀”的质疑了,大家连他做慈善的初心都开始怀疑。

曾经响当当的“中国首善”,光环碎了一地,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差点把他彻底淹没。

48岁起,陈光标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淡出,社交媒体停更,慈善活动不再露面,坊间传闻四起。

有人说他回泗洪老家务农,有人猜测他因争议缠身选择避风头。

那段时间,曾经站在钱墙前意气风发的“首善”,好像真的成了隐于乡野的普通人。

但事实上,他从未停止行善,只是换了低调的方式。

52岁新冠疫情暴发,他从海外采购价值千万的口罩、防护服,还捐赠两台口罩生产线支援湖北。

54岁甘肃地震,他默默为灾区送去物资,未进行任何公开宣传。

56岁这一年,贵州榕江遭遇三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四万多群众紧急转移。

陈光标带着六车总长近七十米的医用物资抵达灾区。

这批物资包含急救药品、呼吸机、防护服等急需用品,在他的协调下,24小时内便送达一线。

不同于往日的大张旗鼓,这次他没有召集媒体跟拍,也没有举办捐赠仪式。

而是直接投入救灾工作,还提出帮助当地销售农产品恢复经济,并拿出一两百万资助特困家庭。

到达榕江后,他被聘请为贵州村超公益慈善总顾问。

接过手写聘书时,神态与当年站在钱墙前的张扬判若两人,多了几分沉稳与内敛。

如今的陈光标,将慈善重心转向乡村振兴。

从过去的“现金堆砌式”公益,转型为更务实的助农模式。

他发起“村村播家家富”助农活动,带着三农主播走进田间地头。

在延安苹果园里,56岁的他亲自直播带货。

他还计划在全国建立助农直播基地和电商产业园。

手把手教农民掌握电商销售技能,这种“授人以渔”的做法,跟以前堆钱墙的高调完全是两码事。

有网友发现,他端午节晒的全家福里,一家人穿着普通衣服吃家常菜,他还顶着大太阳下地收麦子,满身是泥却笑得特别真实。

他还参与雄安、通州、大湾区的拆除工程。

2024年12月,54岁的他拿了“中国首席营销大师”的称号。

在商业活动里分享经验时,说话做事都沉稳了不少,以前靠“行为艺术”博眼球的慈善家,真的变了。

从堆钱墙到田间直播,陈光标用了快十年重塑自己,那些关于他“消失”的猜测,最后都被他低调的行动解答了。

现在56岁的他,不再追着镜头跑,而是把脚踩进泥土里,把慈善做到实处。

就像有网友说的:“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高光或者低谷,要看他是不是在不断调整自己。”

当聚光灯暗下来,那个曾经争议满满的“首善”,正用另一种方式,接着写他的慈善故事。

来源:贵州榕江遭遇严重洪涝灾害,陈光标紧急捐赠2000万元医用物资——2025-07-01 11:02·上观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财经   成山   高调   面孔   现金   慈善   灾区   物资   榕江   泗洪   公益   贵州   白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