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别逼了!你的“为你好”,正在抹杀他的学习兴趣

文|洪生鹏

“我家孩子以前成绩挺好的,现在一提学习就烦,作业拖到半夜,上课也总是走神。”

“每天早上送他上学,都像打仗一样。他要么赖床不起,要么干脆说‘我不想去’。”

“为了让他好好学习,我给他报了各种补习班,可他越来越抵触,甚至开始逃课。”

这是多少家庭的真实写照?

孩子厌学,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炸得家长心力交瘁,手足无措。

我们拼命地讲道理、定规矩、施压力,可结果呢?

孩子越来越反感,学习越来越糟糕。

可我想说一句扎心的话:

孩子厌学,不是他“不懂事”,而是你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内在驱动的行为。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会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抓东西、听声音、模仿大人说话。

可为什么到了上学年纪,这份好奇心反而消失了呢?

答案是:家长的教育,把学习变成了“任务”,而不是“探索”。

想想看,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跟你说:

“妈妈,我今天学会了……”

你是什么反应?

是敷衍地回一句“嗯,不错”,

然后赶紧追问“作业写完了吗?”;

还是耐心地听他分享,并鼓励他继续探索?

我想大多数家长,选择的是前者。

因为我们太关注“结果”了——成绩、排名、升学。

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略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只在乎他能不能考高分,能不能上名校。

可孩子不是学习机器,他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鼓励。

当他发现,学习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他就会失去动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还会用“惩罚”来逼孩子学习——

“不写完作业不许吃饭!”

“考不好就别想玩游戏!”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教育方式,

短期内可能有效,

但长期来看,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指的是个体在经历多次失败或挫折后,产生的一种无助感和绝望感,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从而放弃尝试。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高压、被否定的学习环境中,他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认为“反正我学不好”,干脆破罐子破摔。

除了家长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教育模式也是导致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

填鸭式的教学、机械化的练习、单一的评价标准,都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稍弱的孩子,他们更容易在课堂上感到挫败,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那么,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放下焦虑,接纳孩子的现状。

孩子厌学,家长最容易出现的情绪就是焦虑。

我们担心孩子成绩下降,担心他输在起跑线上,担心他未来没有出息。

可这种焦虑,只会让我们更加急躁,采取更激进的教育方式,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接纳,不等于放任不管,而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他的节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

有的孩子开窍早,

有的孩子开窍晚。

我们要做的,是陪伴他一起成长,而不是逼着他按照我们的预期去发展。

第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不应该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让他在参观中学习知识;

可以陪他一起看纪录片、读科普读物,激发他对世界的好奇心;

可以鼓励他参加兴趣班,发展自己的特长。

当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就会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父母逼着学。

第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

孩子只有在感受到被爱、被理解、被支持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我们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他的心声,理解他的感受,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予他鼓励和支持。

第四,与学校老师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困难。

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也不要盲目地给孩子报补习班,

而是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的个人两点看法:

第一,孩子厌学,不是“病”,而是“求救信号”。

他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他的学习状态出了问题,需要我们帮助他调整。

如果我们忽视这个信号,一味地逼他学习,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所以,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

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倾听,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帮助他找到学习的乐趣。

第二,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点燃”。

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孩子当成知识的容器,往里面塞东西,而是点燃他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主动去探索、去学习。

这需要我们有耐心、有智慧,更需要我们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当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支持孩子,他就会爆发出无限的学习潜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周二安好!

感谢你读到最后!

--END--

作者:@洪生鹏 专注青少年厌学/休学问题。以专业共情陪伴成长,助力青少年突破困境,重拾学习动力,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育儿   厌学   你好   孩子   家长   情绪   作业   方式   好奇心   知识   焦虑   补习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