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而言,全麦面包的的口感实在不怎么好,虽说香味浓郁,但未免有些过于劲道了,甚至咽下去的时候还有一点挂嗓子,远不如其他松软的面包好吃。
但对于注重养生的健康人士而言,全麦面包膳食纤维丰富,饱腹感很强不说,还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简直就是碳水的最佳替代物。
看上去,就有点挂嗓子
因而很多人将全麦面包视为最为健康的食物,甚至觉得,全麦面包,是健康饮食的最佳选择。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全麦面包,不过是德国为了战争而推广出来的,本质是看中其抗饿的特点以缓解粮食不足的问题,至于营养价值,那是营养学兴起后才有的事情。
事实上,在二战之前,德国人最爱的,其实就是白面包。
白面包是贵族才能吃的食物
不过在十九世纪之前,白面包还是贵族才能吃的食物,只有底层人才吃全麦面包,充斥着麸皮颗粒全麦粉,烤出来的面包又黑又硬,必须得泡着汤后咽下去。
唯一的优势,就是抗饿,又硬又难吃的全麦面包,贵族们自然看不上。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海外小麦的进口以及工业化生产,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平民们终于能把白面包作为自己的每日主食,全麦面包,一下子就被抛弃了。
可惜一战中,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导致德国的食物供应成了大问题,以至于战后,很多人认为,失败的粮食配给制度是德国战败的一大主因。
因而在战后,纳粹德国意识到,要是再次发动战争,英国必定会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
为避免再次出现一战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纳粹德国决定利用德国种植黑麦的优势,然后将新兴的营养学知识与自己的意识形态混合,像公众宣传,全麦面包和黑麦面包是一种“更德国”的食物,是滋养“高贵的雅利安人”的燃料,以此来改变德国人的饮食习惯。
希特勒
当然,所谓的健康不过是宣传,其实就看中全麦面包抗饿的好处。
但大家习惯吃松软可口的白面包,一下子改吃挂嗓子的全麦面包,肯定有些抵制。
于是,纳粹德国,打算先试着推广一波。
1937年3月,纳粹德国打算在士瓦本推广全麦面包,士瓦本位于德国南部,是一个热衷于吃白面包的地区。
而纳粹德国推广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打着改善下一代健康的名义,召集了本地的教师、护士与社区人士,开始在人群中推广用全麦面包代替白面包。
这是,这种靠人群互相宣传的方式,显然不太成功,当地人并不会为了所谓的下一代健康,去改变自己的口味。
推广了许久,当地的磨坊既不生产全麦面粉也鲜有面包师在面包店里制作和售卖这些面包。
很显然,这次推广失败了。
但粮食安全,毕竟牵扯到日后的战争顺利与否,因而在次年,纳粹德国再一次进行了推广计划。
而这一次,地点选择萨克森。
这次,纳粹德国显然吸取了上一次教训,这次推广之前,先在当地的学校、面包师、磨坊以及医院等地方建立了推广组织,还设立了面包的质量标准,并用广告的手段,向民众推广这种“健康面包”。
鼓励儿童吃全麦食品
这次推广,还是非常有效果的。
从1937年1939年,不到三年的时间,德国的全麦面包消费增长了50%,虽然只占了全面包消费里的13%,但相比之前,已经有了显著的增长。
在这个基础上,1939年夏天,纳粹德国成立了“帝国全麦面包委员会”,向公众定义了什么是真正的全麦面包。
全麦宣传
既然是全麦面包,但必须采用出粉率100%的面粉制作,同时严禁添加漂白剂、添加剂和人工色素。
任何一个想要生产这种全麦面包的企业或者面包师,必须向指定的实验室递交自己制作的样品,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得到专用的标签。
以标准来推广,以卡标签的方式售卖,相当于将全麦面包的制作生产搞了一套全新的标准。
而除了对生产端进行管理之外,这个组织还在德国境内进行大规模的宣传。
全麦宣传
从张贴海报到发放传单,从报纸到杂志,甚至电影院开幕前的宣传片,都充斥着全面面包的宣传。
而为了证明全麦面包更有营养,所有的德国医生也必须宣传。
他们不仅带头吃全麦面包,还要鼓励向各类患者推荐全麦面包。
展示其拥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
无处不在的宣传就是为了给德国人灌输全麦面包“更健康、更营养、更耐饿”的观点。
不管德国人生了什么病,医生们都会归咎于他吃了太多的白面包,转而鼓励逐步将白面包替换成全麦面包。
而除了成人之外,纳粹德国还鼓励在婴幼儿产品里增加全麦食品,比如全麦糊,要知道,有些婴儿会麸质过敏的。
全麦糊
比如儿童的宣传,就说吃全麦面包,可以有“健康的牙齿、强壮的骨骼、良好的发育”等等。
健康的牙齿、强壮的骨骼、良好的发育
至于军队,自然也不能放过。
在德军师一级的单位后勤体系中,会配备专业的直属面包连,且配备了机械化的揉面机和烤面包车,专门负责烤制和分配面包。
正在烤面包的面包连
其中,专为烤面包而发明的106型面包车,一次性可以烤160个面包,一天就可以烤出1900多个面包,属于量大管够了。
但为了能够在常温下保存更长的时间,这种全麦面包烤的非常硬,硬得能当武器,口味也偏酸。
本来全麦面包就挂嗓子了,前线的全麦面包必须配备汤喝黄油,不然咽不下去
在前线作战的德军,每天可以吃到750克的全麦面包或者黑麦面包,搭配德军最爱的红肠,在欧洲,属于高配了。
正在切黑面包
当然,纳粹德国不仅仅在德国境内宣传,甚至会随着战争的进行,开始在占领国推广全麦面包并成立相应的组织。
截止到1941年末,波兰、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荷兰、瓦尔特高、比利时、法国北部和保加利亚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以推广德国全麦面包,甚至还得到不少被占领国营养学家的认可。
德军炊事人员
只是到了1943年,德国的进攻受挫的同时,就连粮食供应也不可避免的紧张了起来。
此前规定,全麦面包或者小麦面包,必须都是全面包粉的,现在也不能维持了,只能掺一些大麦粉、土豆粉或者其他。
全麦面包口感已经很差了,这种加了各种东西的全麦面包,可想而知。
当时季羡林在德国留学,就吃了不少这些面包,根据他的回忆,说这些面包质量不好还限量,还不耐保存,放了一天就有味道,吃了之后肚子里还老产气。
至于前线,则开始让德军自己做面包。
前线士兵背包教程
在1943年出版《前线士兵背包教程》里,就让德军自己做面包,所用的则是面粉、水、泡打粉、盐等等,然后放在炊具内自行烤制。
国外博主的复原
口感和卖相,自然不如面包机烤出来的,但现在食物配给困难,有的吃不错了。
二战后,随着德国经济的复兴,松软可口的白面包再度回到德国人的餐桌上,但营养学的兴起,大家发现全麦面包还真的比白面包健康。
于是,全麦面包,再度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并流行至今。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