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玄戒O1芯片是"高通套壳"?
说是“自研芯片”却用ARM架构?
这两天科技圈最热闹的事一定得数小米即将发布的玄戒O1芯片了,毕竟算是村里出的第一个3nm制程“大学生”,吸引来了格外多的关注,其中就有不少关于小米芯片是否算自研的讨论,咱们今天就摊开事实聊聊天,不搞情绪对立,也不整专业术语,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小米玄戒O1芯片是"高通套壳"?对于这个观点,我想大伙儿应该是想起了汉芯事件,靠着磨标换壳也能标榜自己是自研芯片,但我想在小米上不太可能会出现这种事情。
首先高通自己就是卖芯片的,和小米合作了十几年,要是小米真能把高通的芯片换个壳子当自己的卖,高通肯定不会坐视不管?而且两家刚续签了新的合作协议,要真有这种"套壳"操作,合作早黄了。就像楼下包子铺老板绝不会把秘方教给隔壁早餐店,商业社会里谁都不傻。
关于自研芯片的标准,其实业内早有共识。全球90%的芯片设计公司都用ARM架构,包括苹果的A系列芯片。要是用公版架构就不算自研,那以前的华为麒麟、三星猎户座这些都得重新定义。采购IP就是业内通用做法,造芯片可不是改个包装就能做到的。就像同样用面粉,有人只能蒸馒头,有人却能烤出法式面包,这里面的技术差距明眼人都懂。
而且还有说小米造芯投入少的,这更不符合事实。小米芯片部门过去四年研发投入135亿,投入了超2500人的研发团队。现在这颗芯片装进小米15S Pro里,曝光出来的Geekbench单核跑分超3100,直接对标苹果的A18 Pro,这些实测数据又不是变魔术变出来的。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国内半导体产业现在两条腿走路:一边用合规方式获取先进制程经验,一边等国产设备突破。就像学游泳的人,总不能因为暂时用着进口泳镜,就说他不想学会游泳。小米这次能带着国内团队吃透3nm设计,培养出上千名高端芯片人才,可以说是相当务实。
说到底,造芯片这事没有捷径。小米从2014年做澎湃S1到现在,十多年间踩过的坑、交过的学费,都写在那些技术专利里。中国芯要崛起,靠的也是这些真金白银砸进去的实验室数据和实实在在的量产经验。
更新时间:2025-05-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