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党岭女游客高反获救仍在ICU,首拨救助驴友还原救援过程:男队友让帮忙看女子,自己继续上行

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党岭山,因高海拔的原始风光吸引着众多户外爱好者,却也因低氧、多变天气暗藏风险。近期,这里再次发生一起令人揪心的高反事件 —— 一名 20 岁的女游客林女士在徒步途中突发高原反应,虽经多名驴友接力救助、民警与政府工作人员轮流背下山送医,截至 10 月 9 日,仍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抢救,尚未脱离生命危险。这场跨越多环节的救援,既展现了陌生人之间的善意,也再次提醒着户外徒步的安全底线。

徒步遇险:男队友托付后继续上行,女游客高反渐重

党岭山的徒步路线中,卓雍措旁的大本营与 C 营地是常用的停留点,两地间的海拔差与崎岖路况,对徒步者的体能与适应力都是不小的考验。20 岁的林女士,便是此次前往党岭徒步的游客之一,同行的还有至少一名男队友。

10 月 2 日上午 10 点左右,来自江苏盐城的驴友陆先生与其徒弟小唐等四人组成的小队,正从 C 营地向大本营方向下撤。陆先生一行人于 9 月 30 日连夜乘飞机抵达四川,租车后在 10 月 1 日清晨抵达党岭。因徒弟小唐初到高海拔地区出现轻微高反,体力难以支撑,便在卓雍措旁的大本营扎营休息,陆先生则与另外两人前往 C 营地探索。

下撤途中,陆先生团队还顺手救助了两名迷路的徒步者,正当他们继续往大本营方向行进时,一名年轻男子从相反方向走来 —— 他正是林女士的男队友,当时正独自向 C 营地方向上行。见到陆先生后,该男子停下脚步,指了指自己身后不远处、穿着蓝色衣服的林女士,语气随意地说:“那是我队友,好像有点高反,准备下撤,你帮忙看着她一点。”

陆先生当时便觉得有些奇怪,他看了一眼林女士的位置,距离自己已有五六十米远,且山路蜿蜒,稍走远些就可能看不见,便向该男子表达了顾虑。但不等陆先生多说,该男子便转身继续向 C 营地走去,将疑似高反的林女士独自留在了下撤路线上。

陆先生带着团队继续前行,起初还能看到林女士的身影,可走了一段路后,便失去了她的踪迹。直到抵达卓雍措旁的大本营,在密密麻麻的帐篷间寻找徒弟小唐时,陆先生才再次发现了林女士。此时的林女士状态已明显变差,见到陆先生后,她虚弱地开口索要水喝,声音细弱,还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陆先生当即把自己杯子里仅剩的一点水递给她,林女士喝完后,状态稍有缓和,可没过几分钟,便全部吐了出来,脸色也变得愈发苍白。

恰好此时,小唐也在大本营等候,陆先生发现徒弟同样没有水了,便向大本营的向导借了些水,烧温后倒了一杯递给林女士。在与林女士的短暂交流中,陆先生观察到她意识已不太清醒,回答问题时反应迟缓,眼神也有些涣散。考虑到大本营海拔仍较高,继续停留可能加重高反,陆先生便提议带林女士一起下撤,可林女士最初并不愿意,还因身体不适与焦虑情绪,忍不住喊叫起来。

“过了大概十几分钟,我又去劝她。” 陆先生担心林女士的状况恶化,再次耐心劝说,告知她只有下到低海拔地区,才能有机会找到信号呼叫救援,身体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在陆先生的两次劝说下,林女士终于点头同意,只是此时的她仍在不停呕吐,吐出来的多是清水,身体虚弱得几乎无法独自站立。

师徒救援:高中生扶行防其昏睡,遇医疗团队交接救助

确定下撤后,陆先生迅速规划路线,安排林女士走在队伍中间,自己在前方带路,确保路线安全;让徒弟小唐走在最后 “压阵”,重点留意林女士的状态,防止她出现意外摔倒或掉队的情况。起初的 100 多米,林女士还能在搀扶下慢慢挪动脚步,可随着海拔缓慢下降,她的体力彻底透支,再也走不动了。

见状,小唐主动上前,将林女士的一只胳膊架在自己肩上,用尽全力支撑着她的身体,一步一步向山下移动。小唐虽是高中生,体力有限,但仍咬牙坚持,每走几十米便停下来休息片刻,期间还不断与林女士聊天,“怕她睡着了就醒不过来”。聊天中,林女士断断续续地告诉小唐,自己以前接触过户外徒步,还爬过一次雪山,言语间带着一丝对过往的回忆,也不忘轻声对小唐说 “谢谢”。

从大本营到卓雍措湖边,这段约一两公里的路程,小唐与林女士走得异常艰难。山路布满碎石,部分路段还伴有陡坡,小唐既要留意脚下路况,又要稳住林女士摇晃的身体,额头上很快布满了汗水,贴身的衣服也被浸湿。抵达卓雍措湖边时,林女士的状态已濒临极限 —— 意识模糊得几乎无法回应,嘴唇发紫,四肢冰凉,只能靠小唐完全支撑才能站立。

就在这危急时刻,另一支户外团队恰好抵达湖边。这支团队中有两名具备医疗背景的人员,看到林女士的状况后,立即暂停行程,展开救助。他们迅速从背包中取出急救毯,将林女士紧紧包裹,隔绝寒冷空气,同时检查她的呼吸与脉搏,轻声呼唤试图唤醒她的意识。陆先生见有专业医疗人员接手,且湖边恰好有手机信号,便立即拿出手机,相继拨打了 110、119 与 120,详细说明林女士的位置、症状与现场情况;该团队的成员也同时拨打了救援电话,确保信息能及时传达给救援人员。

考虑到自己与小唐已预订了第二天一早 7 点多的飞机,且现场已有足够人员参与救助,陆先生在与该团队确认后续救援对接事宜后,便带着小唐继续下撤。在下撤到一半路程时,陆先生遇到了正带着装备向上行进的民警队伍,得知他们正是前来救援林女士的,这才放下心来,与民警简单交接情况后,便匆匆赶往机场。

官方接力:民警与工作人员轮流背送,女游客重症监护室抢救

接到救援电话后,丹巴县公安局丹东派出所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副所长仁真东周带领民警与工作人员,携带急救包、担架等装备,沿着徒步路线紧急向卓雍措湖边行进。山路崎岖难行,救援人员只能徒步上山,途中还需跨越碎石堆与浅滩,行进速度受到不小影响,但所有人都顾不上休息,只想尽快抵达现场。

抵达卓雍措湖边时,林女士仍在医疗团队的照料下维持着基本生命体征,但意识依旧模糊,无法自主行动。由于下山路线陡峭,担架在部分路段难以通行,为了争取时间,民警与政府工作人员决定轮流背负林女士下山 —— 他们蹲下身,让林女士趴在自己背上,用绳子将她的身体与自己固定好,确保行进过程中不会滑落,然后沿着陡峭的山路缓慢下行。

每一位救援人员背负林女士的距离都不算长,但由于山路难走,加上高海拔消耗体力,每个人走下来都气喘吁吁,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后背的衣服也被林女士的身体与汗水浸湿。即便如此,没有一人抱怨,只是在交接时简单叮嘱 “小心脚下”“稳住身体”,便继续前行。经过数小时的艰难跋涉,救援人员终于将林女士安全送到山下,送上了等候在那里的救护车。

救护车一路疾驰,将林女士送往附近医院接受紧急治疗。10 月 9 日,林女士的母亲吴女士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语气沉重地透露了女儿的近况:“目前,女儿仍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抢救,还没脱离生命危险,昨天紧急手术后还没醒过来,医生说可能会做第二次手术,也许会醒过来,也许会成为植物人。” 吴女士的话语中满是担忧与无助,只能在医院外焦急等待,期盼女儿能挺过难关。

对于林女士同行男队友的具体情况,参与救援的丹东派出所副所长仁真东周表示,救援过程中主要专注于将林女士安全送医,并未过多询问其同伴信息;记者也尝试联系林女士此行的同伴,以及网传中参与接力救助的其他驴友,通过私信等方式沟通,但截至发稿前,均未获得回复。此前网络上有传言称,林女士所在的徒步队伍是 “全女徒步” 组织的,陆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明确否认了这一说法,“我碰到的自称女子队友的是一名男子”,澄清了关于队伍组成的不实信息。

目前,医院仍在对林女士进行密切监测与治疗,第二次手术的具体安排也在根据她的身体状况调整。众多关注此事的网友,都在社交平台上留言为林女士祈祷,希望她能早日脱离危险,醒来后恢复健康;也有网友再次呼吁,前往高海拔地区徒步时,务必做好充分准备,选择可靠的同伴与团队,切勿因盲目自信或侥幸心理,忽视潜在的生命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旅游   甘孜   队友   游客   女子   过程   女士   大本营   团队   湖边   民警   营地   徒弟   山路   路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