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加上前段时间的多雨天气,“高温+潮湿”像个大蒸笼,走在路上像进了桑拿房,稍微动一动就满身大汗。
这种天气里,很多人整天昏昏沉沉、没胃口,甚至觉得胸口发闷——这其实是身体在提醒你:该“清清热、祛祛湿”了。
说到消暑,大家第一反应都是绿豆汤。
但作为医生,我得提醒一句:绿豆汤偏寒凉,脾胃虚寒的人(比如一吃凉的就拉肚子)、老人小孩、体质弱的人,天天喝反而会伤脾胃。
其实除了绿豆汤,还有两种更适合大多数人的饮品,既能消暑又不伤脾胃,还能帮身体祛祛湿。
很多人不知道,绿豆搭配另外两种豆子,能中和寒性,祛湿效果还更好。这可不是我随便说的,中医古籍《朱氏集验方》里就记载过“三豆饮”,专门用来应对暑湿天气。
配方:绿豆30g、赤小豆30g、黑豆20g(可以加10g冰糖调味,糖尿病患者就别加了)。
做法:豆子提前泡1小时,加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煮到豆子开花、汤呈淡红色就行。每天喝1碗,别过量。
这里要注意,赤小豆和平时吃的红豆不是一回事。赤小豆更细长,祛湿消肿的效果更强,药店或超市都能买到;而红豆偏圆,主要是补气血,别买错了。
三种豆子搭配起来,效果互补,绿豆负责清热解暑,赤小豆专门利湿消肿(比如早上起来眼皮肿、腿沉,喝这个就合适),黑豆则能补肾健脾,中和前两种豆子的寒性。
所以哪怕是脾胃有点弱的人,喝这个也不容易拉肚子。
这适合以下3类人:
1.高温天爱出汗、总觉得口渴的人;
2.下肢有点水肿,按一下脚踝会陷下去的人;
3.老人、小孩也能喝,比绿豆汤安全。(孕妇饮用前最好咨询产科医生,根据个人体质调整)
注意:三豆汤虽然温和,也别天天喝,隔三差五喝一次就行。如果喝了之后觉得肚子胀,可能是豆子没煮烂,下次多煮10分钟。
高温天大家离不开空调,从外面一身汗冲进空调房,或者冰西瓜、冰饮料不离手,看似舒服,其实寒气很容易钻进身体。
加上空气潮湿,寒气和湿气裹在一起,人就会觉得浑身发沉、关节酸、没精神,这时候就得喝点温性的东西,把寒湿“逼”出去。姜枣茶就是最好的选择。
配方:生姜3-5片(去皮,不去皮会更辣)、红枣5颗(掰开,核去掉,不然容易上火)、桂圆5颗(可选,加了更补气血)。
做法:材料加水煮15分钟,放温了再喝,别喝太烫(太烫会伤食道)。
早上或上午喝最好,下午3点后就别喝了,以免影响睡眠(下午阳气渐收,过量饮用温性饮品可能加重体内燥热)。
生姜能散寒解表,把身体里的寒气赶出去;红枣补气血,避免高温天出汗多导致的气虚;桂圆则能养心安神,改善高温天常见的心慌、失眠。三者搭配,喝起来微微有点辣,喝完身上会出点小汗,这是寒湿排出的正常反应,特别舒服。
适合以下3类人:
1.整天待在空调房,一吹空调就鼻塞、肩颈疼的人;
2.吃了凉的就拉肚子,或者月经期间肚子疼的女性;
3.高温天总觉得心慌、没精神,晚上睡不好的人。
注意:容易上火的人(比如经常口腔溃疡、嗓子疼)少放生姜,每次放1-2片就行;糖尿病患者可以不加桂圆,只放姜和枣,避免血糖波动。
1.防中暑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高温天出汗多,身体里的水分和电解质(比如钠、钾)会跟着流失,光喝白开水不够。
建议每天喝1500-2000ml水(大概7-8杯),可以在水里加一点点盐(每升水加0.5g,差不多啤酒瓶盖的1/10),或者喝淡茶水、运动饮料(选低糖的)。
2.防热感冒
热感冒和普通感冒不一样,多是因为温差大、湿气重引起的,症状是鼻塞、流清涕、嗓子疼、有点低烧,还觉得身上黏糊糊的。
预防的关键是,空调温度别低于26℃,室内外温差别超过8℃;睡觉盖个薄被,护住肚子和肩膀;出汗后别立刻冲凉水澡,擦干汗再洗。
3.防心脑血管意外
高温天时,人体血管受热会扩张,突然进入空调房又会收缩,一扩一缩很容易出问题。
有数据显示,当气温超过35℃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会增加40%,尤其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是高危时段。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这段时间别出门,早上起来别猛起床,先在床上躺5分钟再坐起来。
最后想说,高温天调理身体,关键是“别贪凉、别贪多”。
如果本身有糖尿病、肾病这些慢性病,喝这些饮品前最好问问医生,根据身体情况调整配方,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更新时间:2025-07-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