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跌破60美元!2000亿利润化泡影,五大石油巨头好日子到头了

从巨额利润到勒紧裤腰带,石油巨头们只用了不到两年。

还记得2022年俄乌战争刚爆发时的疯狂吗?

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英国石油和道达尔能源等西方五大石油公司,靠着化石燃料价格飙升,赚得盆满钵满。那一年,这五家公司的总利润接近2000亿美元。

当时这些公司的做法很简单:有钱就分钱。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甚至直言不讳地指责它们从"巨额利润"中获得不义之财。

公司高管们用最直接的方式回应:股息、股票回购,不断加码对股东的奖励。

根据Quilter Cheviot全球能源分析师毛里齐奥·卡鲁利的数据,最近几个季度,这些能源公司的现金回报率(股息+回购)甚至达到了营运现金流的50%。

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啊——只要坐在办公室里,每个季度就能看着利润飙升,然后毫无顾忌地掏出一半给股东分红。华尔街爱死了这样的"慷慨"。

但现在这一切都变了。

油价从巅峰时期的每桶100多美元,一路回落到现在的60多美元。

最新数据显示,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12月期货价格在每桶63.61美元徘徊,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11月期货价格则在每桶59.77美元。

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有分析师警告,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继续释放过剩产能和全球库存增加,油价有可能在明年跌至每桶50美元左右。

在这样的背景下,能源巨头们开始尝到苦头。

英国石油在4月份公布第一季度利润低于预期后,立刻拿回购开刀,将股票回购规模从上一季度的17.5亿美元腰斩至7.5亿美元。

道达尔能源更直白,宣称要"调整股票回购步伐,以应对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并保留回旋空间"——说白了就是得省着点花钱了。

不止这两家。美国和欧洲的几乎所有石油巨头都在采取相同的套路:裁员、削减成本、缩减资本支出

分红之殇:石油巨头陷入"三选一"的困局

更难的选择才刚刚开始。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的能源金融分析师克拉克·威廉姆斯-德里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这也是所有石油巨头现在面临的真实困境:

"他们会继续举债支付股东分红吗?他们会大幅削减股票回购,从而消除支撑股价的主要因素之一吗?还是他们会削减钻探,从而预示未来产量将下降?"

这三个选项没有一个是好选择。

先看第一条路:继续举债分红。卡鲁利已经发出了警告,在当前油价疲软的环境下,这样做会使债务水平超出"健康"资产负债表的水平。

简单说就是,赚的钱不够分,得靠借债来维持分红。这是自杀式的政策。

再看第二条路:大幅削减回购。威廉姆斯-德里的措辞很有意思:"对投资者来说,回购是肉汁,但股息才是真正的肉。削减股息会让华尔街感到不寒而栗。"

这意味着,如果只是削减回购,华尔街还能接受,毕竟股息保住了。

但问题是,回购是支撑股价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旦削减回购,股价可能会走弱——沙特阿美就是活生生的教训。

这家全球最大的国有石油生产商今年早些时候大幅削减了全球最大的股息后,股价在今年大部分时间内稳步走弱。

其他私营石油巨头都在看着沙特阿美的遭遇,显然都不想重蹈覆辙。

最后是第三条路:削减钻探和资本支出。

从表面看这似乎能缓解短期压力,但长远后果是产量下降,未来的收入潜力被大幅削弱。

这等于是用明天的生意换今天的现金。

标准普尔全球评级董事总经理兼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负责人托马斯·沃特斯的判断是:随着油价走软,石油公司会"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和资本支出",但这只能是临时举措。

威廉姆斯-德里说得对:"每种选择都有风险,无论他们选择什么,都必然会让一些投资者不高兴。"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这种困局本身就反映出了一个深层问题:石油产业的盈利模式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石油企业如何维持竞争力,已经不仅仅是股息政策的问题,而是产业前景本身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能源巨头即将在10月底和11月初陆续公布第三季度业绩。

罗斯柴尔德雷德伯恩公司能源研究联席主管彼得·洛认为,真正的"大考"将会在第四季度到来。

他说:"第三季度表现可能还不错,所以他们可能会观望,但第四季度将是他们重新审视股东分配的更自然的时间点。"

换句话说,现在还只是前奏,真正的困难还在后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财经   泡影   好日子   油价   巨头   利润   石油   美元   股息   能源   德里   华尔街   公司   股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