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发布了《被蒋介石骂是“猪”,成全民嘲讽对象,却在抗日战场上打最硬的仗》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此为“那些在抗日战争中很生猛,在解放战争中却很窝囊的国军将领系列”的第二篇,主要讲述了抗日名将李仙洲一生的戎马生涯。
话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战争片《南征北战》在1952年上映,轰动一时,影片中那个不断呼叫“张军长,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快拉兄弟一把吧”的李军长的“弱鸡”形象,让人忍俊不禁,且深入民心。
这部影片后来在功德林内部放映。
那些正在接受改造的战俘们都知道,这个李军长的原型,就是李仙洲,于是都朝李仙洲挤眉弄眼地笑。
李仙洲也深知“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并没有多解释什么。
但是,老覃在这里要替李仙洲辩解几句。
是的,李仙洲在莱芜战败了,但并不意味着他不行,只能说我军太强大。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才区区数万人,且武器装备极差,无法在正面战场上与日军一决高下,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而到了抗美援朝时期,直接干翻了以美军为首的十六国联军,打出了一个“地表最强陆军”称号!
所以,李仙洲战败,没什么好指责的。
再回顾李仙洲在抗日战场上的表现,尤其是他在忻口会战中胸部中枪,仍死守不退的狠劲,则影片把李仙洲描画成一副贪生怕死的脓包样,实在是太过了。
话又说回来,李仙洲被擒后,作为李仙洲顶头上司的王耀武,曾破口大骂说:“5万多人,眨眼功夫,就被人搞光,猪,不,连猪都不如。就算是5万头猪,也不见得这么快就让人抓光!”
但是,没过多久,王耀武也同样乖乖做了阶下囚。
王耀武被俘后,先在华东解放军官教导团高级班呆了一段时间,后也被转押到了功德林,和李仙洲、杜聿明、黄维、沈醉等人“团聚”。
他有感而发,写了一副对联自嘲:
早进来晚进来早晚进来,早出去晚出去早晚出去。
横批:你也来了!
但对李仙洲,他还是很瞧不起。
沈醉曾悄悄问他,说:“你打仗这么牛叉,为什么还是丢了济南?”
他偷偷朝李仙洲努了努嘴,暗示自己是被李仙洲拖累了。
还有一事,不大为外人所知。
即王耀武在功德林里有幸担任了组长,有给其他战俘分饭菜的小小权力,他瞧不起李仙洲,每到李仙洲来领饭菜,他就有意手抖,把勺子里的肉抖掉,让李仙洲吃不到肉,很搞笑。
是的,王耀武是有看不起李仙洲的底气,民间不是很早就流传有“三李(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不如一王”的说法了吗?
但是,大家都是殊途同归,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罢了。
说起来,王耀武的资历是要比李仙洲浅一点的。
李仙洲是黄埔一期生,而王耀武是黄埔三期生。
两人都跟随老蒋参加了东征、北伐及中原大战。
老覃在《被蒋介石骂是“猪”,成全民嘲讽对象,却在抗日战场上打最硬的仗》一文中讲到,1928年4月,北伐军进入济南后,遭到了日军明目张胆的截杀。时为第一集团军第一教导团团长李仙洲,在胸中埋下了愤怒的种子,因此在全面抗战中豁出去跟日本人玩命。
王耀武彼时的官职比李仙洲低,他是第二十二师第四团第三营的少校营长,和李仙洲一样,也恨不得生吞活剥了那群小日子。
他晚年在《自述》里写道:“我当时十分不愿退出,我曾向上级坚请向日寇反击未准,气愤满胸膛,忍痛退出济南。”
因为这个缘故,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时为第五十一师师长的他,在淞沪会战中,率部打得异常勇猛,先后击毙日军联队长竹田和炮兵联队长英森。
为此,上海数家报纸包括《申报》《大公报》等均刊登了他的照片,并才情并茂地报导了第五十一师的战绩。
王耀武在随后的南京保卫战中,抱定了必死之心,明知不可而为之,指挥第五十一师前去截杀如汹涌潮水一般涌入南京的日军,直打得全师伤亡殆尽。
他本人,则在亲兵护卫下仅以身免。
改年,他又率领经过补充重建的五十一师参加河南兰封会战,与日军土肥原师团在三义砦附近反复搏杀,予敌重创。
此外,他还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等作战。
可以说,在整个八年抗战中,他是无役不与,打满了全场。
而且,每役都有重大斩获。
江西万家岭战役中,他率部协同作战,伤毙日军数千人,取得了万家岭大捷,在这场战役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顺带说一下,这些年来网络小丑们所吹嘘的“抗日名将”张灵甫,这个时候,不过是其麾下第153旅 305团的一个小团长而已,所起作用,极其有限。
战后,王耀武从师长升任为了第七十四军军长。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军两个师团攻陷了赣北重镇高安。他临危受命,率七十四军无惧生死,与日军拼死血战,终于一举收复高安城,为夺取整个会战的最后胜利创造了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真正让第七十四军成为“抗日钢军”的封神之战,是发生在1941年的上高会战。
该战,王耀武率第七十四军担负从正面进行反击的任务,不但肃清锦江南岸的全部日军,并且力克官桥镇,连破高安、奉新等地的日军,堪称中国军队的中流砥柱。
第十九集团军司令罗卓英在战后称赞第七十四军为“抗日钢军”。
日军也不得不称赞第七十四军为“中国王牌”。
此后,在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等作战,王耀武均有抢眼表现。
日军在常德会战过后,畏之如虎,称他为“骁勇善战之虎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王耀武任长衡地区受降长官,以得胜者的姿态,居高临下,接过了日军第二十军指挥官坂西一良呈献上的降书和战刀。
可以说,王耀武是当时家喻户晓的抗日名将,抗日英雄。
但王耀武被送到功德林接受劳动改造时,并不以此自夸,为人很低调。
毛主席为了让他安心改造,曾托罗瑞卿给他带话,说:
“你功是功,过是过。你是抗日名将,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
话说回来,王耀武是怎么束手就擒的呢?
济南战役打响后,仅过了八天,就顶不住了。
他赶紧装潜逃。
逃亡进入了寿光县境内后,肚子不争气,拉起了稀。
为此,不得不在沿途找树木、草丛、小土坡作为掩护,以解决问题。
当时国内物资紧缺,普通民众解了手后,就用竹蔑、小树枝,甚至长草杆,对肛门进行清理。
王耀武是有身份的人,自然不地用这些“下作之物”。
于是乎,凡他所拉稀之处,都会留下一张张雪白耀眼的手纸。
只把这些留下有手纸的地点一点一点地连成了线,可不就是他的逃亡轨迹了吗?
解放军沿着这条轨迹,轻松将之擒获。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