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至8日,辽宁省博物馆接待游客17.1万人次。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辽宁省博物馆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展览与系列活动,让广大观众既能享受文化盛宴,又能获得舒适的参观体验。这些“宠客”举措吸引了广大观众热情奔赴,也让辽宁省博物馆的涌动人潮与山海辽宁的文旅热潮共澎湃。
10月1日,国庆假期首日,辽博就出现了人山人海的场面,虽然延长开放1个小时,依然有很多游客流连忘返。一位来自南京的游客说:“在辽博里的时间仿佛变快了,我们是下午2点到的,但是3个小时也只看了一部分,这可能就是国宝的魅力吧。”
面对旺盛的参观需求,辽博10月4日晚间宣布,从10月5日至8日,将闭馆时间延至21时。同时,继续实行免预约入馆的便民政策,加开包括“点亮团圆——中秋花灯DIY”“‘瓷鉴’团圆:中秋节专场讲解活动”“特色讲解:巧夺天工的倒流壶”在内的多场活动,让更多观众从容邂逅博物馆的独特魅力,也为城市的文化生活与夜间经济增添了别样光彩。这一系列活动让“夜游辽博”成为国庆假期辽宁文旅亮点之一。
10月1日至8日,辽宁省博物馆接待游客17.1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其中,省外观众占比69.8%,省内观众占比30.2%。省外观众来源地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黑龙江、河北、吉林、山东、内蒙古。除沈阳外,省内观众来源地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连、鞍山、铁岭、抚顺、锦州。
辽博为何有如此强的吸引力呢?
辽博副馆长董宝厚说:“展览是博物馆的根本,博物馆一切的文创活动都要围绕着展览,除了常规展览,我们还为游客提供了多个特展。‘山海共融和合共生——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生动诠释各民族在辽宁大地的团结奋斗历程;‘堂堂溪水汇海洋——张书旂绘画作品展’,通过百余幅画作呈现上个世纪初‘金陵三杰’之一张书旂的艺术人生;‘双窑映晖——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湾与景德镇陶瓷雕塑展’,以继承、发展、创新为叙事主线,展品题材聚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貌;‘唐宋风华’数字艺术展厅推出的双节活动,让观众在借助科技手段‘穿越’时空之余,进一步增强参与感和体验度……这些高质量的文化展览惊艳了博物馆里的八方来客。”
看不够!逛不够!学不够!这是游客的真实反馈。
游客来了,除了观展,还能干什么?
辽博用一种文化嘉年华的方式,让游客感受不一样的博物馆观览乐趣。升级版的《国宝辽宁·精选版》献上一场场视听盛宴,“辽博手作”的绳结、布贴画体验活动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神奇的马镫”“秦小开历险记”等教育活动丰富青少年观众的参观体验,“博物馆里的中秋味道——儿童冰皮月饼DIY体验”为中秋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辽博研学院”十月课程的开启则进一步推动了博物馆参观与文化研学的深度融合。
辽博的讲解也是亮点。“博谈雅集”之“窑变釉石榴尊”专场活动、“特色讲解:别具匠心的鸡冠壶”、“遇见国宝”亲子活动之中秋国庆假期专场等,引领观众深度探访展览。此外,辽博推出了三大特展的线上观览,并更新“来辽博吧”“发现山海间”等线上栏目,帮助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深入了解博物馆;还通过直播的形式为网友实时讲解假期“逛馆攻略”,力求以更精准的线上服务,全方位展现辽博假日文化之旅的用心与舒心。
辽博文创还开启了“创意加速模式”,无论是线上直播推广还是线下销售,都力求将历史文物与现代创意相融合,帮助观众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
面对这样好看、好玩的辽博,谁能不爱?国庆假期过后,错峰出行逛辽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杨博/文 主任记者:李浩/摄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