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潘玮柏参加了一档美食综艺《听说很好吃》。那一期节目里,他面对一桌刚端上来的热菜,从头到尾几乎没停过筷子。
镜头里,他夹菜的速度很快,表情专注,还时不时露出满足的神情。节目播出后,有网友在网上调侃说,“这画面像老鼠进了米缸”。
笑归笑,但这件事也让人想问:一个人爱吃,是不是就是自制力差?
节目播出后,不少人觉得潘玮柏是“管不住嘴”。可事情可能没那么单纯。
科学研究早就发现,有些人的身体天生就容易感到饿。一项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揭示了 MC4R 基因的作用机制,如果体内的MC4R基因出现问题,人会一直觉得饿,很难有饱腹感。
202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也发现,SH2B1基因的变异和容易发胖、经常想吃东西有关系。
BBC的一部纪录片《Why Are Thin People Not Fat》里,还做过一个实验。有些人带着FTO基因的变异,就算已经吃饱了,也还会想吃,因为大脑没能发出“够了”的信号。
换句话说,潘玮柏在节目里停不下来,背后可能有身体的原因,不一定全是自制力的问题。
有人会说,不饿还吃,那就是贪吃。但研究发现,这也可能是大脑在“捣乱”。
2025年有个研究指出,大脑的一个区域会分泌多巴胺,这种物质会让人感到快乐,但它会影响身体发出的饱腹信号。
于是,人可能并不是饿了,而是为了那种愉快的感觉去吃东西。
综艺节目里的场景恰好能放大这种感觉。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摆盘精致,灯光打得好看,旁边还有人一起吃,你的注意力全被食物吸引,很容易就多吃了。
有人觉得,如果怕吃多,那就提前节食。但现实是,节食有时候会让你吃得更多。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显示,低热量饮食会让体内一种叫“胃饥饿素”的激素升高。这种激素会让你更想吃东西。
如果潘玮柏在录制前为了上镜节食,等到录制时看到满桌美食,身体可能会因为之前的压抑,更想去弥补。这就是所谓的“反弹式暴吃”。
除了身体的因素,环境对一个人吃多少也有很大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食物的颜色、香味、周围人吃东西的样子,甚至背景音乐,都会让人不知不觉中多吃。
在《听说很好吃》的录制现场,食物摆盘漂亮,灯光和摄影特写让菜看起来更诱人,嘉宾之间的互动氛围也会影响你。你看着别人吃得香,自己也就停不下来了。
从全球来看,“享乐进食”很普遍。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超重和肥胖人数这些年一直在增加。这不仅是因为现代的食物热量高,还因为人类的天性碰上了一个诱惑太多的环境。
综艺节目不过是把这种日常状态放大了。不同的是,潘玮柏的那一刻被镜头捕捉下来,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点。
潘玮柏在综艺里的那一幕,看起来是娱乐效果,但其实它反映了一个现实:爱吃,不一定是嘴馋,也可能是身体、大脑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食欲不只是饿了就吃、饱了就停这么简单,它是身体和大脑之间不断博弈的结果。
当我们看到别人多吃时,也许不必急着贴上“自制力差”的标签,而是去想想——在类似的环境下,我们自己会不会也一样?
在美食面前,谁都有可能失去控制。这是人类共同的弱点,也是需要被理解的事实。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