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送装修,送12个月物业费,甚至送车位…”类似的宣传标语在朋友圈疯传,很多人一听,心里犯嘀咕,
不买吧,怕错过抄底机会,买吧又担心做了接盘侠,几年都解不了套。让人纠结不已。
对此,有专家给出更为客观预测,接下来的趋势几近定局,建议提前做好2个准备:
.01
专家预测:止跌在即,城市分化加剧成定局
关于这一点,8月份的数据已经迹象明显。
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全国70个主要城市里,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 9 个,比上月增加 3 个 。其中,上海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0.4%。
根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沪六条” 出台当周(8.25 - 8.31),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 11.34 万平方米,环比增加 35.25% 。8 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 40.1 万平方米,环比增加 17.5% 。而北京、深圳等新房价格止跌迹象明显。
据说,北京五环外刚松绑限购后周末成交量较政策前上升20%至30%。业内预计8-9月五环外成交量环比增长25%-40%,全年楼市“小阳春”延续。若政策进一步松绑(如五环内),成交或破10万套/季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8月全国70城新房价格环比继续收窄,说明“探底信号”初现,成交量在部分一线城市出现回升。
可以看到,一线城市的下跌幅度已经明显收窄,而二三线依旧承压,这和机构预测的“北上广深先行企稳,强二线要再熬1-2年”基本一致。
.02
楼市正在撕裂:两个世界的鲜明对比
如今全国一二线、三四线城市的分化越来越明显:
在北京海淀,哪怕是五环外的改善型楼盘,都有人抢着交钱;但在惠州,15万一套的海景房却无人问津。
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库存压力不同。全国商品房库存 6.8亿㎡,其中 70%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去化周期动辄18个月以上;而一线核心区,6-9个月就能消化干净。
二是人口流向不同。大城市拥有丰富的就业机会、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比如:限购政策放松后,改善型需求和新流入人口的购房需求将得到释放,推动房价回升;
而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人口外流现象严重,市场需求不足。
然而,大量的库存积压使得这些区域房价面临下行压力,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房价 “腰斩” 的情况 。
比如一些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人口不断外流,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房价持续下跌 。
在这种情况下,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很难出现 “沸腾” 式上涨,甚至需要更长时间来消化库存,稳定房价。
此外,政策导向也很清楚:一线城市还在谨慎调控,比如北京只放开五环外;而不少三四线线城市已经全面放开限购。说白了,一线在“托底”,三四线几乎“躺平”。
.03
给普通人的忠告
面对越来越明显的城市分化,普通人买房千万别盲目跟风。记住这两点:
1. 按城市等级做决策,不要再幻想全国房价普涨
①如果你在一线或强二线城市,是刚需自住,现在可以考虑出手。但要理性:尽量买现房,月供别超过收入的30%,而且买完房子以后,手里至少还要留足两年月供的钱。
选择建议:核心区+地铁沿线。
②如果你在三四线城市,手里有多套老破小或位置偏的房子,建议尽早优化。有些房子留着以后可能更难出手,及时止损也许是明智的。
2. 对房子的心态要转变:从“投资”回到“居住”。
未来买房,别再想“买入即赚”、“持续升值”。
未来的情况现在已经有预期:
①核心资产:还能抗通胀(北上深学区房、内环次新房)。
②普通住宅:就是消费品,就像买车一样,满足生活需要就好。
一位研究政策二十年的专家说得挺对:“判断一套房子值不值,就看它能不能‘旺人’——住得舒服、上班方便、孩子上学近,就是好房子。”
写在之后
政策能给楼市托底,但没法替每个人做选择。2025年的市场,注定有人抄到底,也有人被套住。如果是你,现在会考虑买房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头条创作挑战赛#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