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西贝莜面村(现品牌名“西贝XIBEI”)全国多地门店密集闭店,苏州、义乌、北京等城市累计闭店近10家,闭店理由多为“发展规划调整”或“铺面到期”。尽管郑州三家门店仍维持正常营业,节假日甚至出现排队现象,但这场覆盖多城的闭店潮,已暴露出血饮巨头在行业洗牌中的深层危机——曾经凭借“西北菜品类红利”和“家庭客群卡位”风光无限的西贝,终究没能在消费降级与竞争内卷中守住优势,陷入了“战略试错”与“市场失焦”的双重困局。

闭店背后是业绩承压的现实困境。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西贝同店收入同比下滑13.42%,Q3单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23%。凌雁管理咨询分析师林岳指出,西贝单店日均需接待300人才能保本,但预制菜风波后,部分门店客流锐减三分之一,营收难以覆盖成本成为闭店主因。深圳西丽万科云城店店长的说法更具代表性:租约到期后,商场要求的翻新成本过高,最终选择闭店迁址——这折射出西贝在租金、人力等成本高企下的无奈取舍。
消费趋势的转向让西贝的“高价策略”难以为继。2024年餐饮行业“好吃不贵”成为主流,美团数据显示,全年堂食平均单价同比下降10.2%,80%以上的百元以上餐厅选择降价。而西贝2024年人均消费仍高达98元,儿童套餐从39元涨至52元,与市场趋势背道而驰。尽管其通过“充1000送150”储值活动沉淀了20亿资金,但这种“以优惠换客流”的模式难以持续:一方面,50元、100元消费券的密集发放稀释了品牌中高端定位;另一方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西贝平均分从4.2分跌至3.7分,“不会再去”的负面评价占比超六成,储值用户复购率面临下滑风险。
战略摇摆则加剧了品牌定位的模糊。创始人贾国龙近年来多次调整方向:从密集试错超级肉夹馍、贾国龙中国堡等快餐子品牌,到2024年重掌CEO后宣布“丢掉快餐幻想”,再到推出烤鸭产品、将品牌定位从“西北菜”转向“家庭欢聚餐厅”。这种频繁转向导致资源分散,既未能在快餐赛道建立优势,又削弱了西北菜的品类壁垒。更关键的是,在老乡鸡强化“明厨亮灶”、海底捞开设“宝宝餐厅”的精准竞争下,西贝的“家庭客群”护城河逐渐瓦解,儿童客流占比上升的表象下,是核心用户群体的流失。
值得注意的是,西贝的困境并非个例。2024年餐饮行业闭店数高达409万家,闭店率61.2%,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增速(3.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2%),头部品牌承压明显。但对比九毛九聚焦太二酸菜鱼、海底捞深耕服务体验的战略定力,西贝的“减法”显得被动而仓促——关闭低效门店只是止损手段,若不能重新锚定核心竞争力,这场“收缩战”恐怕难以扭转其市场颓势。

从储值金20亿的“高光时刻”到近10家门店闭店的“收缩现实”,西贝的起落印证了餐饮行业的残酷法则:在供给过剩、需求理性的时代,没有永远的品类红利,只有持续的价值坚守。对于西贝而言,若想走出“输局”,或许需要少一些战略摇摆,多一些对产品本质与消费需求的敬畏——毕竟,餐饮的“情绪价值”,终究要建立在“好吃不贵”的基础之上。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