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qp
砍掉比赛,说是为了国家队更强。
结果国家队变弱,联赛变惨,球员变伤,球迷变散。
王治郅被扣“叛国”帽子,断送NBA之路;姚明在无休止征召中被迫退役;CBA沦为陪练基地。
从奥运八强到亚洲垫底,信兰成凭借一己之力直接让中国男篮倒退20年!

一开始,中国男篮的成绩是非常耀眼。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篮首次进入奥运会八强。
小组赛击败西班牙、意大利等强队。
此战之后,中国男篮在亚洲范围内无对手,亚锦赛连续夺冠。

2002年,釜山亚运会决赛逆转韩国。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篮险胜世锦赛冠军塞黑,挺进八强。
姚明场均5.3分2.6篮板,三分命中率33%。
2005年,亚锦赛以93-49大胜韩国44分,2007年因提前锁定奥运资格仅派二队参赛。

2006年,世锦赛上依靠王仕鹏的绝杀赢了斯洛文尼亚。
可惜在16强赛里输给了希腊。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生死战中战胜拥有诺维斯基的德国,冲出了死亡之组。
就在北京奥运会刚刚过去,次年信兰成坐上了中国篮协副主席的位置。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男篮在信兰成的带领下会更上一层楼。
然而不到两年的时间,姚明因病,男篮一蹶不振。
而酿成这一切的根本,竟是因为姚明在比赛中的太过亮眼,导致了信兰对他非常喜爱。
难道“喜爱”也是一种错吗?

信兰成上任后,强调“国家队优先”政策,频繁地召回正在NBA征战的姚明,参加国内比赛和商业活动。
这意味着在NBA赛季结束后,其他球员可以休整,但姚明却需要频繁往返于中美之间,参加各种比赛和活动 。

其实在2008年奥运会后,姚明的脚部伤势已经非常严重。
但信兰成仍强制征召他参加2009年亚锦赛等比赛。
医疗报告显示,姚明的脚踝应力性骨折与长期过度疲劳直接相关。
正是这种无休止的消耗让姚明的脚部旧伤反复发作,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姚明是中国的骄傲,更是NBA赛场上的一流中锋。
然而,纵观姚明的整个职业生涯,他就像一台可以无限续航模式的机器,从未有过舒畅的休整期,甚至在伤病期间都没有。

自2002年进入NBA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姚明每年夏天都必须回国。
代表国家队参加亚锦赛、斯坦科维奇杯、奥运会、世锦赛等。
姚明却因长年缺乏充分休息、身体过度疲劳,导致其脚部骨骼不堪重负、多次发生应力性骨折。
从2005年的脚踝手术,到2006年的脚部跖骨骨折,再到2008年震惊篮坛的应力性骨折……

在2009年季后赛,姚明带领火箭队突破首轮后,因脚骨裂赛季报销。
尽管伤势严重,但关于他是否出战2010年世锦赛和亚运会的讨论始终未停。
最终,姚明在2011年因脚踝骨折宣布退役,年仅31岁。
而与姚明同年龄段的NBA中锋(如奥尼尔、霍华德)35岁以后相比。

只能说信兰成在2009-2011年期间对姚明过度征召、忽视伤病管理以及牺牲他的健康追求短期成绩上 。
这些做法直接导致了姚明提前退役,成为中国篮球史上的一大遗憾。
如果说姚明是管理策略的“极限使用”,那么对王治郅则是“刚性处理”。

故事的开端,聚焦于那位灵性十足的“追风少年”王治郅。

2001年,24岁的王治郅加盟了小牛队。
但因为已经错过了最佳成长期,并与小牛队另一名队员定位重合,因此王治郅加盟后并没有得到太多机会。

到了2002年,王治郅入选了新一届国家队,将为国出战亚运会和世锦赛。
可偏偏当年夏天,小牛队没有选择与王治郅续约。
希望能得到一份新NBA合同的王治郅,只得借由参加NBA的夏季联赛来找机会。
但篮协方面则希望他按时回国,备战亚运会等赛事。

这本是运动员个人发展与国家队需求之间常见的、完全可以通过积极沟通解决的矛盾。
王治郅及其经纪人积极与篮协沟通。
王治郅希望暂留美国训练、推迟归队的意愿,并承诺会代表国家队参加世锦赛和亚运会等重要赛事。
当时的篮协管理层持强硬态度,认为此举缺乏组织纪律性,要求必须无条件立即回国。

沟通未果后,事件迅速升级。
王治郅惹怒了中国篮协,美国媒体又添油加醋地将王治郅描述为对抗体制的“叛逃者”、“挑战者”。
以至于在中国男篮兵败亚运会、世锦赛没能出线后,王治郅自然是千夫所指。
一系列风波后,王治郅在国内成了一个敏感人物。

央视不再转播他的NBA比赛,就连媒体也很少谈及他的名字。
甚至由于护照过期,王治郅一度滞留在美国无法回国。
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民间关于希望王治郅归队的呼声才越来越高。

直到2006年,李元伟就王治郅归队一事与国家队斡旋,
王治郅才得以回归国家队。
李元伟是北京体育学院球类系篮球专业的硕士,专业背景自然比学田径的信兰成,更懂得职业化对篮球发展的重要性。

可惜的是,王治郅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已一去不返。
环球时报曾报道,王治郅天赋能力跟姚明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要不是因为当年被篮协封杀,他的成就不一定比姚明低。

当王治郅渐老、姚明伤退、信兰成任期种下的种种“因”,终于结出了苦涩的“果”。
中国男篮在亚洲的统治力急剧下滑,甚至在国际赛场上屡遭败绩。

2013年马尼拉之殇,中国男篮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
先后输给韩国、伊朗、中华台北,无缘四强。
此次失利是中国男篮自1975年参加亚锦赛以来首次输给中华台北队。并创下了当时38年来的最差战绩。

2019年,在中国本土举办的男篮世界杯上,中国男篮再次遭遇重大挫折。
作为东道主,中国男篮手握上上签,与科特迪瓦、波兰和委内瑞拉同组。
但在小组赛对阵波兰队的关键战役中,男篮在比赛最后时刻出现致命失误,经过加时惜败 。
这场失利直接失去了直通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资格。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黄金一代”之后,中国男篮再未能涌现出世界级水平的球员。
后续的周琦、郭艾伦等球员虽在亚洲具备一定实力,但与国际顶尖水平差距明显,无法扛起领军大旗。
参考资料:
新浪新闻——中国男篮的六年低谷!我们曾输给日本,连台湾省队都打不过!

毒眸——中国男篮兜兜转转二十年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