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十一”假期,
一款能轻松实现"登山自由"的
外骨骼助力行走器
亮相昆明西山景区,
这款"爬山神器"
迅速成为景区网红单品,
吸引不少游客市民纷纷体验。
1
在龙门景区千步崖入口处的租赁点,记者见到了这款外骨骼助力行走器。它造型简洁,外观看上去类似一个马甲,穿戴时需要先将设备背在身上,然后扎紧腰部和双膝。当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后,启动开关,正常抬腿登爬台阶,就会感受到明显的助力。
记者冯泰:“感觉穿戴了这套设备以后,整个人是轻松不少,爬楼梯的腿基本是由机器人一直在抬着的感觉,不像自己爬的时候可能腿会迈不出力。”
杭州太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鹏:“这套设备只有2.4公斤。这里是开关,开关之后这里是电量显示,整个设备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爬山模式,一种是下山模式,档位是有一到八档。”
设备通过机械结构与人体协同工作,达到增强力量、辅助运动或帮助康复的效果,其核心特点就在于“人机协作”。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智能设备不仅可提供超10000步的持久续航能力,而且还可为穿戴者节省30%左右的体能,轻松缓解登山中的肌肉酸痛。
记者:“你刚才大概穿戴了多长时间?”
西安游客:“一个小时。”
记者:“这一个小时给您的行走(体验)怎么样?”
西安游客:“我觉得上坡很轻松,有抬腿的功能,下来我觉得也不错。”
当上千层的台阶不再让人望而生畏,当腿脚不便的人群也能轻松登顶,外骨骼助力行走设备正在为越来越多人创造着旅游新体验。
北京游客:“因为这个东西之前看过新闻,说部队里有用,民用的确实没见过。”
目前,装备以租赁形式,按每小时29元计费提供服务。
杭州太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鹏:“我们目前在西山景区,首期布设了100套外骨骼助力行走器,未来也会随着游客量增长,租赁量的增长,会继续增加设备。”
记者搜索发现:
今年以来,包括
安徽黄山、山东泰山、
北京八达岭长城等
多个景区
都引入了外骨骼助力行走器设备,
有超上千人次使用。
那么外骨骼助力行走器离普通人的生活
还有多远呢?
2
“十一”假期前夕,外骨骼助力行走器首次亮相昆明西山景区。在9月29日试运营首日,现场租借的40台设备很快就被一抢而空,供不应求。
杭州太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鹏:“基本上都是好评。设备不够,后来我们又添了50台设备。”
刘鹏介绍,外骨骼助力行走器之前已经应用在军事、消防、工业等领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在消费级场景中,除了登山辅助,还可以切实帮助到行动障碍、重体力劳动等人群。记者打开多个网购平台搜索"外骨骼机器人"字样,发现在售的民用外骨骼助力行走器品类不少,但价格跨度极大,售价从几百到数万元不等。有超一半的店家产品月付款记录不到十位数;在部分店家页面,虽然显示有上千人浏览过该页面,销售数也只有几十件。
那么在线下消费者是否能购买到此类产品吗?记者走访了昆明多家医疗辅助器械门店,无论是连锁品牌还是社区小店,均没有看到民用外骨骼助力行走器在售。
销售人员认为:价格高、需求少、定位不清晰,是这类产品目前在线下难铺货的原因。
商户马先生:“外骨骼(设备)主要是帮助人上楼梯,登山这些情况用,属于常规设备,只能属于辅助那种。”
记者:“有人(是否)来问过了解,你们有没有卖外骨骼助力器这种设备?”
商户马先生:“太少了。”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3月,国内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注册仅有14个。由于数量较少,市场中的样本暂时难以支撑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对外骨骼助力行走器多一些了解,不少企业主动出击,于是我们看到了昆明西山风景区的“共享外骨骼助力行走器”。
杭州太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鹏:“这个产品刚出来,大家需要有一个从体验到喜欢上,到习惯到认知的过程,有了这个认知之后,我们后面其实也有儿童款、老年款、成人款,各种各样的产品(推出)。”
眼下,外骨骼助力行走器在登山应用场景中不断突破。业内人士希望,随着更多领域的推广应用,行业能在市场需求驱动下,持续对人机协同技术、轻量化材料、提升续航能力、降低成本等方面进行突破,推动外骨骼助力行走器真正走向广阔的消费级应用场景。
记者:冯泰 李安斌
编辑:黄楠
责编:胡华 王云
主编:赵琨
终审:梁琦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