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下场,万字长文读懂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文件,标志着一份关乎未来十年中国产业变革的战略蓝图。

而就在十年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份相似的文件为中国经济社会装上了一条高速信息公路,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模式。在政策的引导下,市场迸发出巨大的创新活力,催生了像美团、滴滴、字节跳动等一批平台型巨头和新经济代表。这些公司的崛起,不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出行、信息获取方式,也重新定义了多个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今天,当“人工智能+”被置于同样甚至更高战略高度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并非简单的历史重演。这份文件,其实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为了方便同学快速理解报告的核心观点以及与自身的关联性,混沌AI研究中心基于《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提出的六大行动+八项支撑进行了深度解读,以下enjoy:

《意见》首次系统性地将人工智能定义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并提出了一个以应用为牵引、基础为支撑的“6×8”发展框架。这不仅为AI技术的落地指明了方向,更预示着一场由国家意志驱动、全产业参与的智能化变革已经拉开序幕。

“人工智能+”的核心框架:

以“第一性原理”构建的“6×8”发展蓝图

本次行动意见的核心,在于将AI回归其生产力本质。报告强调,需将AI能力(算力、数据、算法)还原为基础生产要素的投入,通过优化这些最根本的资源,来驱动效率提升与模式创新。这是一种典型的“第一性原理”思维,旨在从根本上重塑产业格局。

为实现这一目标,文件提出了明确的三阶段发展规划:

这一清晰的时间表,将AI的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而支撑这一宏大目标的,是一个被称为“6×8”的逻辑框架。该框架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生态系统:

这个“6×8”框架,为AI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也为身处其中的企业和创业者揭示了未来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六大行动:

锚定应用,定义AI产业的未来战场

“六大行动”是本次计划的“应用层”,它为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供了具体的行业场景和切入点。

  1. 科技行动:AI for Science,加速“从0到1”的原始创新:

政策的核心是推动AI与基础学科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协同的AI科研生态,以加速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正在成为继理论、实验、计算之后的“第四科研范式”。

典型案例包括DeepMind的AlphaFold2算法,它对蛋白质结构的精准预测,正在深刻变革药物发现和生命科学研究。在国内,中国学者陈帜团队开发的DeepFlame平台,将AI深度学习框架嵌入反应流仿真,实现了火箭发动机仿真速度的千倍级提升。同时,张林峰团队发布的Uni-Lab-OS实验室智能操作系统,致力于打通仪器数据,提升整体实验效率。这些先行者表明,AI在材料设计、天文、能源等基础研究领域拥有巨大潜力。对于创业者而言,这意味着科研服务和工具化应用市场正在打开,开发AI驱动的实验辅助系统、数据分析平台或仿真软件,将是极具价值的切入点。

此项行动旨在推动AI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促进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培育“智能原生”的新兴业态。

在高端制造业,上海感图科技为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等领域部署的AI视觉检测系统,已成功进入苹果核心供应链,实现了国产AVI设备在这一领域的突破。在智慧农业领域,上海点甜网络科技的农用AI机器人实现了“一人千亩”的耕作示范,而深圳纬尔科技的智能棉花打顶机器人则大幅降低了新疆棉田的人工成本。

与此同时,“智能原生”企业正从基础设施层面重构产业。前微软高管创立的澎湃动力(Stepfun),已发布参数规模超万亿的语言模型;清华系的无问芯穹(Infinigence AI)则专注于AI基础设施,为大模型部署提供异构云平台和多芯片协同方案。这些企业如同AI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者”,正在为产业的全面智能化铺路。

在新业态与服务领域,AI的应用同样广泛。丝芙兰与火山引擎合作的“AI玩妆”,通过虚拟上妆技术提升消费体验;百度电商的AI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已在罗永浩的数字人直播中验证了其商业价值,单场GMV突破5500万。这些案例揭示,创业者应聚焦产业的真实痛点,无论是制造业的品控、农业的效率,还是服务业的个性化体验,都是AI解决方案可以大展拳脚的领域。

政策着力于扩展服务消费的智能场景,丰富产品消费的新业态,重点涵盖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AI娱乐、脑机接口等。

在智能零售场景,盒马的AI视觉秤、智能价签等技术,实现了人、货、场的全面数字化管理。潮流电商平台得物利用AI鉴别系统保障商品真伪,其基于跨模态数据训练的“鉴别大脑”已成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数字营销领域,微盟WAI产品为商家提供“AI智能团队”,自动化内容创作和营销流程,而丽人丽妆等电商服务商则通过AIGC和RPA技术,显著提升了电商运营效率。这表明,消费领域的创新机会在于提升用户体验和挖掘细分场景,无论是家庭助手、车载AI,还是AI创作平台,都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该行动旨在借助AI促进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公平化和优质化。

在智能教育领域,学而思将其自研的“九章教育大模型”与学情分析系统集成于AI学习机,实现了互动式、个性化的“问答式教学”。在智能医疗领域,字节跳动上线“小荷AI医生”App,提供全天候健康咨询服务;科大讯飞的“云医声”系统则通过语音实时记录病历,大幅提升了医生的诊疗效率。此外,在文化和养老领域,AI虚拟主播、智能陪护机器人等应用也开始普及。创业机会在于构建民生场景的闭环服务,例如在线教师助理、AI影像诊断、慢病管理平台等,但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与行业法规。

政策鼓励AI赋能政府决策与服务,在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生态环保等领域推动“科技+监管”的新模式。

例如,深圳龙华区利用人工智能监控平台对电动车进行全流程智能监管。阿里巴巴的“城市大脑”项目已在多地应用,通过AI调度交通信号,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在网络安全领域,腾讯、华为等企业也推出了AI安全监控平台,利用AI监测异常攻击。对于创业者而言,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环保及智能政务是四大核心赛道。

此项行动旨在推动AI国际规则的对话与合作,加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支持,共享AI发展红利。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强调,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更加积极地推动在全球南方国家的AI能力建设,不仅推动通过了一项由140多个国家支持的关于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的联合国决议,还启动了《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并在联合国共同发起“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此外,中国通用大模型DeepSeek开源版在非洲受关注:其低成本的推理模型降低了算力门槛,为非洲开发者提供更容易使用的先进AI技术。

八项支撑:

筑牢根基,构建AI发展的“新基建”

如果说“六大行动”是目标,那么“八项支撑”就是实现目标的保障。它们共同构成了AI产业健康发展的“新基建”。

中国涌现出多家大模型初创。如前述上海阶跃星辰(StepFun)发布多领域基础大模型;清华系创业的无问芯穹(Infinigence)专注模型训练基础设施。还有DeepSeek,阿里千问,百度文心,字节跳动豆包,Kimi,智谱等多家大模型百花齐放。同时,国外方面,OpenAI GPT-4、谷歌Gemini等通用语言模型也不断开放API。

数据标注是AI基础设施的重要环节。全球数据服务龙头Scale AI已成为独角兽,其2023年营收约7.5亿美元。国内Appen(澳鹏中国)专注于大模型数据服务,2023年营收近2.5亿人民币。这些企业通过构建专业平台和众包体系,为AI模型训练提供海量高质量标注数据。

中国不断推出自主算力装备。如上海云脉芯联科技研发的YSA-100智能网卡(DPU),支持400G网络互联,已批量生产并应用于AI算力集群,这标志着国产AI网络芯片迈上国际水平。国际上,英伟达、谷歌、寒武纪等均推出顶尖AI处理器,市场竞争激烈。

开源已成为AI发展的重要助力。比如AlphaFold等AI科研工具开源后被全球科研机构广泛使用;业内还有开源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百度飞桨、华为MindSpore等被大量采用。DeepFlame作为我国首个集成AI框架的开源仿真平台,其源代码向公众开放。开源社区共享算法和工具,降低创业成本。

教育部已启动“人工智能育人项目”,组织高校与企业共建AI课程体系、实训基地,支持校企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迄今已对接2400余家单位和2000余所高校,累计立项4.5万个校企项目,惠及超过620万学生。此外,中国高校开设AI交叉学科和专项课程日益增多,如清华、浙大联合举办的“AI+X”专业课程已经投入试点。在企业层面,互联网巨头开办AI学院或内部培训项目吸纳人才。

国务院《“AI+”行动意见》本身即是一大政策支撑,为AI产业发展划定蓝图。教育部、工信部等部门陆续发布AI教育、AI标准和AI治理规范等政策文件。如教育部提出的AI育人项目、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的AI安全标准化建设指南等,都体现出政策层面对人才和产业链的扶持。各地还纷纷出台地方行动方案,提供资金补贴、税收优惠、专利支持等具体措施。

去年在党的第二十届三中全会上,AI安全被正式提升为国家优先事项,并通过二十大专题学习部署AI安全体系构建。如国内已发布多项专门立法或标准(如强制性国家标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并持续落实现有要求(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上线前的备案和安全评估)。国际上,中国参与联合国制定AI治理计划,与多个国家启动双边AI安全对话。这些举措表明,AI技术开发和应用必须可控可溯

结语

十年前,“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消费与服务业态,其成功验证了顶层设计与市场活力结合的巨大能量。今天,当“人工智能+”被置于同样的战略高度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并非简单的历史重演。

如果说“互联网+”是为社会经济装上了一条高速信息公路,那么“人工智能+”则是要为每一个组织、每一个节点赋予一个“认知引擎”。与“互联网+”主要作用于「流通和交易」环节不同,“人工智能+”的目标是穿透至「生产与创造」的核心。它所要改造的,是工业的流水线、农田的耕作方式、科学家的实验室乃至我们每个人的知识获取模型。这是一次从生产关系到生产力本身的全面升级。

这场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它必然伴随着对现有结构和秩序的巨大挑战。然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构成了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底色。它意味着旧的护城河正在失效,新的价值洼地正在形成。对于敢于拥抱变化、勇于深入产业、致力于创造长期价值的建设者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时代。历史的机遇之门已经打开,而门后的世界,正等待着被我们共同塑造。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混沌学园将一直陪伴有梦想的创业者,共同探寻未来,塑造智能化的新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科技   国务院   人工智能   国家队   下场   智能   领域   数据   模型   创业者   平台   企业类型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