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反转,大陆市场700台光刻机设备全部回购,ASML承担后果!

光刻机,这个半导体行业的核心设备,正成为国际博弈的焦点。

美国主导的技术管制让中国与荷兰ASML公司之间的合作面临巨大挑战。最新传闻显示,中国或将启动700台光刻机的回购程序,而这可能对ASML产生深远影响。

光刻机之争:700台设备回购传闻的背后

荷兰ASML公司是全球唯一能够生产极紫外光刻机(EUV)的企业,同时也是深紫外光刻机(DUV)领域的领导者。这两种设备是制造高端芯片不可或缺的工具。DUV设备如NXT:1980i系列,支持7纳米以上工艺,是中国半导体制造的重要支柱。

截至2023年,ASML已向中国交付了超过700台光刻机设备,涵盖干式和浸没式DUV机型。这些设备分布在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多家头部企业的生产线上,为中国芯片制造提供了稳定的运转保障。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贡献了ASML总营收的49%,高于韩国和台湾,成为ASML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但随着美国技术管制的逐步升级,这一合作关系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2023年9月,荷兰政府在美国施压下,对DUV设备出口实施逐案审批政策,显著减少了ASML对华出口量。

到2024年底,美国进一步要求限制现有设备的维护服务,包括备件供应和软件更新。种种限制让中国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也让ASML深陷全球博弈的泥潭。

针对光刻机设备的维护问题,中国企业早已在合同中设定了明确条款。根据协议,ASML需为售出的设备提供长达十年的维护支持。如果无法履约,中方有权启动回购程序。这意味着,如果设备因无法获得零部件或技术支持而停摆,ASML需承担设备回购的责任。

2025年,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企业公开表示,若售后服务中断,将依据合同要求ASML回购设备。据估算,这700台设备总价值可能高达数百亿美元。对于ASML来说,这不仅是一次财务上的重创,还可能导致其在全球光刻机市场中的信任危机。

美国主导的技术管制:如何影响ASML和中国?

为了遏制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美国自2023年起推动盟国对华实施技术出口管制。最初的限制集中在极紫外光刻机(EUV),随后扩展至深紫外光刻机(DUV)的高端型号,如NXT:1980i和NXT:1970系列。

2023年10月,美国进一步扩大管制范围,将DUV设备纳入逐案审批制度,直接限制了ASML对中国的设备出口。面对美国的强硬态度,荷兰政府被迫配合,在2024年底开始放缓对现有设备的维护许可。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加剧了中国企业的维护难题,也让ASML陷入两难境地。

到2025年,美国新增了140项针对DUV设备核心部件的出口限制,包括镜头模块等关键技术。这些措施进一步打击了中国光刻机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对ASML的供应链产生了明显冲击。

中国市场的萎缩对ASML的财务表现造成了直接影响。2024年,ASML财报显示,中国订单的减少导致其全年对华销售额大幅下降。然而,中国依然是ASML最大的收入来源,占总营收的42%。

2025年第三季度,这一比例进一步降至20%以下。ASML预计其全年亚洲净销售额将从2024年的224亿欧元大幅下滑至150亿欧元。这种急剧的下滑趋势,让ASML的现金流和全球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

如果中国正式启动回购程序,ASML将面临巨额的设备拆卸、运输和仓储费用,这对其财务结构将是雪上加霜。

中国的应对策略:从合作到自主化

面对外部的技术封锁,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2023年,上海微电子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其DUV设备的精度已接近ASML 2008年的水平。本土团队还训练了数百名工程师,独立处理光刻机校准和故障问题,尽管成本较高,但显著提高了设备的独立性。

到2024年,国产28纳米DUV设备进入测试阶段,缺陷率降低了20%,并在生产线上逐步推广。国产设备的对准误差也得到进一步优化,与ASML的Twinscan系列设备具有较高兼容性,从而减少了对外部供应的依赖。

2025年,中国通过二手市场购入光刻机设备,总额达数百亿美元,进一步补充生产线需求。同时,华为关联企业启动5纳米工艺的量产测试,良率稳步提升。本土DUV设备的多曝光技术也得到了显著优化,向7纳米工艺逐步推进。

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中国在2025年对稀土出口实施了限制政策。这一措施直接影响了ASML等高精密设备制造商的供应链。欧洲智库分析认为,稀土出口限制将加剧全球供应链的碎片化,同时对荷兰半导体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回应,欧洲内部开始讨论进一步收紧对中国的DUV出口禁令,但这一建议被认为可能导致双方的博弈进一步升级。

荷兰政府在面对美国压力时表现出明显的被动。2024年下半年,荷兰首相在欧盟峰会上表示,需在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然而,荷兰始终未能松动对华出口管制。

2025年1月,荷兰政府豁免了部分双用途技术出口,但高端DUV设备的审查依然严格。ASML尝试通过在中国设立再利用中心维持客户关系,但受限于许可政策,服务效率显得极为低下。

随着中国订单的减少,ASML试图通过扩展欧美市场来弥补收入缺口。然而,欧美市场的需求增长远不足以填补中国市场留下的空白。ASML的首席财务官公开承认,尽管中国需求依然强劲,但管制措施已严重拖累了公司的业绩表现。

这场围绕700台光刻机的风波,不仅是一次商业博弈,更是国际技术竞争的缩影。ASML在美国压力下对中国市场的限制,不仅削弱了自己的财务实力,也让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则通过加速半导体自主化进程,逐渐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稀土管制等反制措施,让博弈的天平发生倾斜。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4-01-11 17:06:美国直接介入干扰荷兰对华出口光刻机 商务部回应

环球网:2020-05-18 06:28:项立刚:重击下,中国芯唯有拼出一片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科技   光刻   后果   大陆   设备   市场   中国   荷兰   美国   管制   技术   半导体   稀土   中国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