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商业圈出了一个不大的收购案,却让大家为茅台的地位感到担忧。
只因这个收购方是“奶茶之王”之称的蜜雪冰城,而这份收购案落地,标志这蜜雪冰城将开始跨界买酒水了。
大家都知道蜜雪冰城是靠自己的“流氓”低价创下如今的地位,如今正式进军酒品业,难怪大家要为茅台的地位担忧。
那蜜雪冰城为何突然要扩张到酒水行业了?茅台的地位真的这么容易被打败吗?

很多人听说蜜雪冰城砸3亿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第一反应是“奶茶店凑什么啤酒的热闹”?其实这步棋早有铺垫,根本不是盲目跨界。
福鹿家看着是家新公司,2021年才成立,但和蜜雪冰城是“一家人”,它的实控人田海霞,是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的妻子。
两家公司的总部都在郑州蜜雪冰城全球基地里,相当于“左口袋进右口袋”的资源整合,而非从零开始的冒险。
这种“家庭式关联”藏着大优势:福鹿家已经有河南原阳、焦作两个万吨级生产基地,啤酒酿造的基础硬件早就搭好,不用蜜雪冰城再花时间建厂房、跑资质。
更关键的是,生产端的品控、管理能直接对接蜜雪冰城的成熟体系,避免了很多跨界品牌“水土不服”的问题。


之前有不少快消品牌跨界失败,核心原因就是“供应链跟不上”。
有些奶茶品牌做咖啡,要么自己建冷链太贵,要么借别人的冷链不及时,最后咖啡到手都不新鲜了。
但蜜雪冰城不用愁这个,它早就把冷链铺到了全国97%的门店,9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能实现12小时内原料送达。
现在送啤酒,不过是在送奶茶原料的车里多放几箱鲜啤,冷链成本几乎是“分摊着走”,这是其他啤酒品牌想抄都抄不来的底气。
所以这次收购,本质是蜜雪冰城把“自家闲置资源”盘活了。
福鹿家亏了三年,2024年能盈利,靠的就是蜜雪冰城的冷链和管理。
而蜜雪冰城则借福鹿家,补上了“夜间消费”的缺口,白天卖奶茶咖啡,晚上卖鲜啤,门店利用率翻了倍。
这哪是跨界,是“精打细算的生意经”。

有人说蜜雪冰城是“价格流氓”,靠5.9元把啤酒赛道搅乱了。
但我觉得,这不是“耍流氓”,是它看懂了酒类行业最大的痛点:年轻人不是不喝酒,是没有“喝酒的理由”。
前几年茅台前董事长说“年轻人不喝茅台是因为没长大”,这话错得离谱。
上一辈爱喝白酒,不是因为白酒多好喝,是因为“酒局场景”,以前要拉关系、谈生意、找存在感,酒是“社交润滑剂”,哪怕喝得难受,也得硬着头皮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经济节奏慢下来,酒局里的“利益交换”少了,年轻人犯不着为了几句客套话委屈自己。
他们要的不是“应酬式喝酒”,是“轻松式微醺”,下班回家看剧喝一杯,周末和朋友露营带几罐,不用讲究牌子,不用在意排场,舒服就行。

蜜雪冰城的5.9元鲜啤,刚好踩中了这个需求。
这个价格有多狠?比瓶装勇闯天涯还便宜,几乎是“随手买不心疼”的水平。
更关键的是,它把“喝酒的门槛”拉到了最低:不用去酒吧,不用点外卖等半天,楼下蜜雪冰城就能买到,还能选加柠檬、加气泡的口味,完全贴合年轻人的“悦己消费”逻辑。
这就是蜜雪冰城的聪明之处,它没去教育年轻人“要喝啤酒”,而是用价格和场景,让年轻人“愿意尝试喝酒”。
酒类行业纠结了好几年的“年轻化难题”,被一杯5.9元的鲜啤轻松解决了,这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现在青岛、燕京、百威这些啤酒巨头该慌了,精酿啤酒馆也觉得“局势不对”,甚至有人预测绝味鸭脖也要警惕。
这些企业不是怕5.9元的鲜啤抢生意,是怕蜜雪冰城的“生态布局”。
蜜雪冰城的底气,从来不是“低价”,是“规模效应”。
它全国有5万家门店,专家测算过,全国694个城市最多能容下4.5万家奶茶店,蜜雪冰城已经“满负荷”了。
这种规模意味着什么?它能把原材料成本压到最低,能把冷链效率提最高,甚至能让加盟体系的管理成本摊到极致。
其他啤酒品牌要在县城开个店,光冷链配送成本就可能占售价的30%,但蜜雪冰城不用,它的门店本来就在县城里,冷链车每天都在跑,卖鲜啤几乎是“零额外成本”。

更可怕的是,蜜雪冰城已经开始“延伸场景”了。
现在福鹿家门店里,已经在卖雪王小豆精、薯片、小鱼仔这些零食,下一步很可能加卤味,毕竟喝啤酒配卤味是刚需,而蜜雪冰城有门店、有流量,加个卤味单品不过是“顺手的事”。
到时候,它就不是“卖啤酒的奶茶店”,而是“覆盖早中晚+零食的消费生态”,这才是对行业最大的威胁。
有人问,5.9元的鲜啤能持续吗?我觉得不仅能持续,还可能降到4.9元、3.9元。
现在是秋天,不是鲜啤销售旺季,蜜雪冰城还没发力;等明年夏天,它发点优惠券,哪怕亏着卖,也能把市场份额抢过来。
毕竟对它来说,鲜啤不是“赚钱的主力”,是“拉流量、补场景的棋子”,这种“不计较单产品利润,只做生态布局”的打法,才是其他品牌最防不住的。

其实蜜雪冰城未必能“踢下茅台”,但它确实在重构消费市场的逻辑:不再是“品牌溢价说了算”,而是“效率和场景说了算”。
年轻人愿意为5.9元的鲜啤买单,不是消费降级,是消费更理性了——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什么价格值得。
蜜雪冰城刚好抓住了这个趋势,所以它能从奶茶赛道跑到啤酒赛道,还能让整个行业跟着它的节奏走。
这大概就是“读懂消费者的人,才能赢市场”吧。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