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是不是这样:
想要玩具,不行就躺地上打滚;
不让看动画片,立马嚎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一不如意就尖叫、踢门、甚至打人?

别急着说“这孩子太自私”,也别马上妥协:“行行行给你买!”
因为你每一次心软,都在给他发一张通往“情绪霸凌”的VIP通行证。
---
我表姐家女儿朵朵,4岁半,上幼儿园中班。上周去她家吃饭,亲眼见识了什么叫“一秒变火山”。
大人刚坐下吃饭,朵朵突然要吃冰淇淋。表姐说:“饭没吃完,不行。”
结果你猜怎么着?
她“啪”地把碗推到地上,接着倒地尖叫,边哭边喊:“我恨你们!我不活了!”
全家瞬间安静。
最后表姐红着眼抱起她:“好好好,妈妈现在就去拿……”
我当时心里一紧:这不是撒娇,是孩子在用情绪绑架大人。
可问题是——孩子为什么敢这么干?
因为从他的小脑袋瓜来看:
“只要我哭得够惨、闹得够狠,那个叫‘妈妈’的超人就会立刻投降。”
他不是坏,而是发现了一条“高效达成目标”的捷径。
就像我们刷手机点“跳过广告”一样,他选择了最省力的方式——情绪施压。
更可怕的是,这种模式一旦形成,长大后要么变得极端自我,要么内心极度脆弱,经不起一点挫折。
---
那怎么办?别怕,三个简单粗暴、谁都能上手的方法:
第一招:设立“冷静角”+计时器
在家里划个区域,放个小垫子、几个软球,叫它“情绪休息站”。
当孩子发飙时,平静地说:“你现在很生气,可以去那里跳一跳、捶捶球,等计时器响了我们再聊。”
不批评,不讲道理,先让情绪落地。
我家学员试了两周,孩子从“每天崩溃三次”变成“自己走去冷静角跺脚”。
第二招:提前约定“情绪规则”
比如出门前说:“今天我们去超市,你可以选一个零食。但如果尖叫或打人,今天就没得选。”
关键是——说到做到。
他哭?你蹲下看着他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但规则就是规则。”
然后安静陪着,不走开也不妥协。

第三招:事后复盘不说教,用画画代替批评
等他平静后,问他:“刚才发生了什么?你能画出来吗?”
孩子画完,你说:“哦,你是觉得不能买糖很委屈对吧?”
共情之后再引导:“但我们能不能用说话代替打滚?”

---
如果这些方法用了还不见效?试试这几个备用方案:
1. 用“选择题”代替命令:“你是想现在冷静,还是三分钟后谈?”
2. 引入“情绪卡片”:画几张脸——开心、生气、难过,让孩子指认自己现在的状态;
3. 找榜样模仿:看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学小河狸怎么处理愤怒。
---
但!下面这几件事,千万别做:
❌别当众打骂:“再哭我就把你丢这儿!”——会摧毁安全感;
❌别笑着哄:“哎呀不哭了,宝贝最乖了”——等于奖励闹事;
❌别说“你怎么这么爱哭”——贴标签只会让他更用力证明“我就是爱哭”;
❌ 更别以暴制暴:“你还打人?看我怎么收拾你!”——你在教他用暴力解决问题。
---
最后送所有爸妈一句大实话:
孩子的情绪不是敌人,而是信号灯。
他闹,是因为不会表达;
他哭,是因为还没学会控制。
你的任务不是立刻灭火,
而是教会他——
“有情绪没关系,但要有边界。”
记住:温柔而坚定地守住底线,
才是给孩子最有力量的爱。#幼儿##幼儿教育大家说#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