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发布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芯片出口1677.7亿个,总金额高达6502.6亿,同比再增长20.3%,可以说又创下新高。
可以说,中美间多年来的芯片和半导体纠葛,我国在市场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只不过,虽然目前我国芯片一片向好,但对芯片制造十分关键的“光刻胶”,依然被日本长期垄断。
一旦日本断供,我国将立刻失去光刻胶来源,芯片行业将承受巨大打击。
光刻胶是一种被均匀涂布在硅片表面的功能性材料。在光刻过程中,经设备曝光后,该材料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实现电路图形的转移。
与光刻机相对应,光刻胶也按工艺制程划分,主要包括g线、i线、KrF、ArF和EUV等类别,分别适配不同代次的光刻系统,用于制造特定精度的芯片。
可以说光刻胶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十分重要,光刻机缺了光刻胶,芯片也一样造不出来。
我国光刻胶的自主供应比例仅为5%至10%,九成需求依赖进口。
而数据显示,日本厂商在全球光刻胶市场占据近九成份额,尤其在ArF与EUV等高端品类中,其市场占比更是超过90%,处于高度主导地位。
然而日本此前就有多次限制光刻胶出口的事情,如2019年,就对韩国断供了光刻胶,严重影响了韩国半导体企业如三星的生产制造。
即便不是光刻胶,此前欧美各国限制我国各领域供应的事情,还少吗?掐断GPS信号、7亿两台二手天价盾构机还不能围观维修,还历历在目。
纳米技术突破之前,我国也不得不依赖海外,多亏我国科学家坚持技术研发,我国纳米技术多年来突飞猛进,如今不仅应用于芯片制造,甚至可以应用于日用百货、服装、洗发水。
来自香港的科研团队以纳米技术更新洗发护发领域科技,落地“Nano纳米护发”科技,以改善脱发、固发育发登上天M猫等电商平台。
“Nano纳米护发”洗发水精选墨旱莲、女贞子等草本古方,又以高压均质机,将有效成分纳米化,渗透毛囊内部滋养发根,有效防止毛发掉落。
凭借“用了三个月,发际线长了很多”、 “发茬摸着越来越硬了”等多正面反馈,成为天M猫口碑国货。
如今,在纳米技术方面,再也没有人能威胁我国,如纳米技术进入我国初期相比,现在的人们甚至对纳米技术过于习以为常,而忽略了其中的科技难度。
面对与芯片这一当今社会关键技术成品,息息相关的光刻胶技术,我国自然也不得不提高警惕,此前日本对韩国实施断供,已表明这种风险并非假设,而是现实威胁。
转机出现在去年,我国科研团队在光刻胶技术上取得关键进展,自主研发的T150A型产品成功通过半导体产线的量产验证,配方实现完全自主设计。
该产品对标国际领先企业主流KrF光刻胶系列,极限分辨率达120nm,性能优于同类进口产品。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正摆脱对外依赖。T150A的规模化应用,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也增强了本土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性与安全性。
这意味着,即便日本试图通过断供施压,也无法再对中国形成有效制约。
近年来,全球多国都在加速推进光刻胶技术的研发。此前日本曾通过出口管制和涨价手段施加影响,使各国意识到依赖单一供应源可能面临“断料”风险,由此引发对供应链安全的普遍担忧。
事实上,过去多数国家对该领域投入有限,主要因其被视为配方主导型材料,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且行业利润空间有限,难以吸引大规模研发资源。
而一旦开始研发,并不算难。除了我国,韩国目前也有不小进展。
此前,韩国政府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开展相关技术攻关,意外的是,在日本出口限制的倒逼下,韩国半导体材料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产替代方案不仅成本更低,还摆脱了对外依赖带来的被动局面。随着自主能力提升,韩国逐步削弱了对日供应链的依赖,迫使日本于2023年3月取消此前的出口管制措施。
从这一转变可见,日本原以为其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断供足以迫使他国屈服,但现实却与其预期背道而驰。
商业合作的核心在于公平与诚信,单边打压与随意提价即便在国际市场也难持久。如今多国纷纷加大光刻胶自研力度,日本在该领域的未来优势正面临严峻挑战。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