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成年人用婴儿护肤品效果更好?
真相:常见误区。
婴儿护肤品因为温和、过敏风险小,可能受到成年人的青睐,但这种做法并不总是适合成人,成年人使用婴儿护肤品未必就有更好的护肤效果。
这是因为,婴儿和成年人的皮肤结构和需求有显著差异,婴儿的皮肤较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因此婴儿护肤品通常配方简单,主要侧重于保湿和保护。
然而,成年人的皮肤屏障功能更加成熟,长期暴露在紫外线、污染等环境压力下,皮肤会面临干燥、皱纹、色斑等问题,对产品的会有更多元的要求,例如清洁、防晒、保湿、美白等。
因此,成年人不应盲目追求“天然”或“无害”的婴儿护肤品,而应根据自己的皮肤类型、年龄、需求选择适合的护肤产品。更为推荐的方式是根据皮肤的状态咨询皮肤科医生或医美医生,以获取专业的护肤建议、确保使用适合自己的产品。(来源:科学辟谣)
新能源车企电车污染比油车更严重?
详情:这种说法过分夸大。
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电池制造(尤其是锂、钴等原材料开采与精炼)确实会增加制造端碳排(约比燃油车高50%-80%),因此不环保。但评估汽车的环保性,应该看它的整个生产、使用、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新能源汽车制造时碳排虽然高,但会因为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较低而“弥补”,若依赖火电,每百公里CO₂排放约8-12kg(仍低于燃油车),若依赖绿电(风电、光伏)则接近“零排放”;而且电池制造工艺和技术也在提升,也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从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制造、使用、报废)来看,新能源汽车还是比油车更环保。
在我国当前能源结构下,新能源汽车行驶约1.5-2万公里后,使用端的碳排优势即可抵消制造端的碳排劣势;若行驶里程超过10万公里(多数家庭用车的生命周期里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比燃油车低30%-50%。
所以,新能源汽车并没有比油车污染更严重,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新能源汽车还将越来越环保。(来源:科学辟谣)
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详情: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提升涉汽车企业网络乱象处置质效,督促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整治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非法牟利问题。(1)通过制作虚假图片、视频,捏造故事,炒作和散布涉车企负面话题,恶意解读汽车企业销量波动,攻击汽车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等,赚取网络流量,获取商业利益。(2)利用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以“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科普”等名义,通过以商养测、以测养商、开展商测结合的虚假或不规范测评等方式,获取商业利益,甚至要挟汽车企业提供“保护费”。通过在汽车产品上市发布和汽车企业融资等重要节点,发布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或负面信息,或在评论区带节奏等,胁迫企业开展商务合作。(3)利用主板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制造新型“网络水军”,产出虚假内容,制造虚假热度和趋势,规避平台监测,谋取非法利益。
二是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1)对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2)汽车企业操纵机构或评测类账号等搞虚假或不规范测评。引用、捏造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销售数据,巧立名目发布销量排行等各种榜单。(3)借助展会、论坛等行业活动及网络营销宣传活动,制造、炒作话题,造成行业及社会不良影响。
三是恶意诋毁攻击问题。(1)以遏制、打压竞争对手为目的,诋毁攻击汽车企业或者汽车产品,抹黑企业声誉或者商品声誉,对企业进行恶意投诉。(2)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联动发布涉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虚假、负面信息,煽动网民情绪,打“口水战”,恶意抹黑竞争对手。(3)汽车企业高管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网上“拉踩”引战。
《通知》强调,要通过组织企业自查、畅通举报渠道、深入分析研判,根据有关问题线索,强化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处置力度。组织汽车企业、相关网络平台企业认真开展自查,坚决纠正违规行为。引导汽车企业向网站平台、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企业属地省级网信办举报反映汽车行业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网络乱象问题线索。建立快速处置渠道,依法依约关闭并公开曝光一批参与汽车行业网络乱象的媒体账号。深挖网络乱象背后的公关公司、营销公司等代理方团队及购买其服务的汽车企业,依法打击惩治。
《通知》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社会工作、网信、发展改革、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联动。网络平台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加强对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等的网络水军、“黑嘴”的甄别管控,健全平台涉企侵权信息投诉举报、争议标签、一键关联辟谣内容等产品功能,防止虚假信息误导公众。行业协会要引导行业加强自律建设。汽车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觉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网络乱象。要形成合力,持续净化汽车行业网络舆论环境。(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
来源: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