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的小宝,最近又打起了喷嚏。一到换季,孩子免不了咳嗽、流鼻涕,家长们忙着带娃看病、喝药,可感冒似乎总是挥之不去。上周六的早晨,周阿姨带着6岁的孙子去公园,结果他刚跑了几圈,便开始鼻塞、打喷嚏。
周阿姨担心得不行,赶紧给孩子加了衣服,回家还煮了姜汤。可孩子到底是反复感冒,还是免疫力出了问题?与其每天在感冒来临后忙着“亡羊补牢”,不如想想,为什么有的孩子总容易感冒,有的却一年难得病?

很多家长可能以为,一遇到感冒,把孩子“捂”严实就万事大吉。其实,决定娃抵抗力的核心,是免疫力,而不是加多少衣服!新近研究指出,提高儿童免疫力,不但能减少感冒次数,还能让身体自我修复能力更强。
想要孩子不再动辄生病、远离药物困扰?“饮食丰富多样,让身体自身变成‘健康盾牌’”,比被动追求温度更重要。
为什么增强免疫力是对抗感冒的金钥匙?尤其是有三类食物,很多家长却一直忽略了。如果你有同样的困恼,不妨继续读下去,一起找找答案。
孩子感冒总反复,免疫力才是关键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孩子穿得算是最多的,可还是比别的同学更容易感冒?是体质太差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单位已经反复指出,绝大多数儿童感冒,直接原因是免疫系统防线薄弱。低温、病毒季节只是诱因,强大的免疫系统才是不生病的“底气”。

数据显示,3-6岁的城市儿童,平均每年感冒次数5-8次以上,农村地区则相对低一些。但不同孩子间差距极大:家里有坚持健康饮食和良好作息习惯的孩子,感冒发生率往往减少约38.2%。
医学界普遍认为,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促进白细胞生成,提高抗病毒能力。
与“捂热”不同,饮食结构合理、肠道菌群健康,才是真正的感冒防线。儿童时期是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阶段,营养均衡直接影响着抵抗流感、腺病毒甚至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的能力。
优质蛋白类食物
免疫细胞依赖蛋白质修复与再生,蛋白质摄入不足,免疫功能会明显降低。牛奶、鸡蛋、鱼虾、瘦肉、豆制品等都是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蛋白“砖块”。
有调查显示,每天摄入充足蛋白质的儿童,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平均高出未达标组17.6%,感冒发作率也明显更低。

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C与抗氧化物
维C能促进白细胞生成、增强抗体活性,被誉为“自然免疫力助推器”。橙子、猕猴桃、西红柿、彩椒、菠菜等食物,每天摄入有助于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一项哈佛大学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儿童每日摄入维C超过60mg,较低摄入组感冒发生率下降28%。
含益生元/益生菌的食品
约70%的免疫细胞潜伏于肠道。“肠道健康=身体免疫力”已成共识。酸奶、发酵乳、全麦谷物和部分水果富含益生元,能激活肠道菌群,帮助防御外部病毒入侵。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最新发布指南建议,每周3-5次摄入含益生菌的食品,有助于降低儿童感冒复发概率,尤其是肠易激和有花粉过敏史的孩子。

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比例: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如果家长实在担心蛋白质不够,可以在早餐加入一个鸡蛋、午餐有鱼虾或豆腐、晚餐配瘦肉。
蔬果搭配多样化,把彩色蔬果轮换起来。
研究显示,每天摄入5种不同颜色的水果/蔬菜,能显著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对抗感冒病毒有加分效应。

酸奶或益生菌制品尽量选低糖、活性菌含量高的优质产品,每日摄入不少于100克。肠道菌群稳定,更能与外来病毒同“作战”。
此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样重要:规律睡眠,每晚不少于9小时,减少熬夜晚睡;每天适量户外运动,有助于提升免疫细胞活性。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分享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儿童与青少年健康饮食指南》 国家卫健委, 2021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健康数据2020年度报告
周柏祥. 儿童肠道健康与免疫关系. 中华儿科杂志, 2022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 《儿童益生菌干预共识》2021版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