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时节,气温骤降、空气湿度锐减,不少人的皮肤开始出现各种不适:洗脸后脸颊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脱衣时衣服上沾着细碎皮屑,甚至两颊泛红发痒,忍不住想伸手抓挠。很多人下意识增加保湿产品用量,却发现皮肤状态越来越差。其实,秋冬皮肤的“干敏危机”,往往不是保湿不够,而是踩中了保湿护理中的“隐形陷阱”。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宁指出:深秋皮肤易出现干痒红,核心原因是环境干燥加剧、角质层水分流失加快且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此时若陷入错误护理误区,会进一步加重皮肤问题,科学避坑比盲目叠加护肤品更重要。
一、先避坑!这3个保湿误区,越做皮肤越干!
很多人觉得“多涂、勤涂”就是做好保湿,却不知道错误的方式会让皮肤屏障越来越脆弱,反而加重干痒红。
误区1:洗脸后等皮肤干了再涂保湿
洗完脸后,皮肤表面的水分会快速蒸发,带走更多角质层水分,让皮肤更干燥。正确做法是洗脸后3分钟内,趁着皮肤还湿润时涂抹保湿产品,锁住水分。
误区2:只涂“水”类产品,不涂乳/霜
深秋空气湿度低,皮肤出油减少,单靠爽肤水、精华水等“水性”产品,锁水能力不足,水分很快会流失。需要搭配乳液或面霜,尤其是含神经酰胺、角鲨烷等成分的产品,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蒸发。
误区3:频繁用去角质产品“改善粗糙”
秋冬皮肤角质层本就脆弱,频繁去角质(比如每周2-3 次)会破坏皮肤屏障,让皮肤失去锁水能力,变得更敏感、易泛红。建议健康皮肤每2-3周去1次角质,敏感肌直接停用,用温和的保湿代替“去角质改善粗糙”。

二、3步正确处理“干痒红”
避开误区后,做好这3步,能快速缓解皮肤干燥、发痒、泛红,帮皮肤恢复健康状态。
1. 清洁:用“温和”代替“强力”
水温控制在32-38℃,避免用热水洗脸(会加重皮肤干燥、破坏屏障);
选择无皂基、无香精的洁面产品(看成分表,避免“月桂酸纳”“硫酸月桂醇醚钠”等刺激性成分),每天洗脸不超过2次,早上可直接用清水洗。
2. 保湿:分“补水 + 锁水”两步走
第一步“补水”:用爽肤水或保湿精华,轻轻拍打吸收,为皮肤补充水分;
第二步“锁水”:根据皮肤干燥程度选产品,偏油肌选乳液,干皮/敏感肌选面霜,重点涂脸颊、眼周等易干部位,涂抹时轻轻按摩,帮助吸收。
推荐成分:神经酰胺(修复屏障)、角鲨烷(模拟皮肤油脂,温和锁水)、透明质酸(深层补水)。
3. 应急:缓解“干痒红”别乱抓
如果已经出现轻微干痒、泛红,别用手抓(会加重皮肤损伤),可以用冷毛巾(水温15-20℃)湿敷5分钟,缓解泛红和痒感;之后涂一层厚面霜,加强保湿。如果痒得厉害,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弱效激素类药膏,但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避免依赖。
三、2个“隐形细节”别忽略
环境保湿:室内开暖气时,放一台加湿器,将湿度控制在40%-60%,减少空气干燥对皮肤的影响;
饮食辅助:多喝温水(每天1500-2000ml),吃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和 Omega-3(深海鱼、坚果)的食物,帮助维持皮肤黏膜健康,从内到外改善干燥。

深秋护肤,“少折腾、多保湿”是核心。避开误区,做好清洁+保湿,再注意环境和饮食,皮肤就能安稳度过干燥季,告别“干痒红”啦!
#深秋#护肤#开方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王宁#皮肤问题##换季过敏#皮肤健康#科学护理#紧急祛痘#激素失衡#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日常调理#急救面膜#屏障受损#过敏原#紧急舒缓#精简护肤#强化屏障
免责声明:1.个体差异请遵医嘱,特殊人群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2.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和设计图片,我方并非此类图片的原创者,所引用的图片素材的知识产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指导专家


编辑:于航
图文:吴钰
监审:高洪刚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