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获胜,但我却难以开怀:胡金秋9罚仅2中,此况较输球更为堪忧
2025年8月5日男篮亚洲杯,中国队93-88险胜沙特,拿到开门红,从数据上看,胡金秋10投9中,狂砍20分,效率简直恐怖,但是另一组数据,却让我脊背发凉,罚球线上,9罚仅2中。
一个在对抗中运动战出手90%准星的顶级内线,到了无人防守的罚球线上,命中率只有22.2%,这是为什么?
赛后,胡金秋主动揽责,“我的罚球如果没那么差,比赛不至于这么胶着”,他敢于承担责任,但这样的道歉,反而暴露了更大的问题。很多人说,这都是意外,手感不好。
输球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由此引发的警报
我一直觉得这不是手感的问题,而是一种“系统性耗竭”的危险信号。胡金秋的履历,无论是CBA常规赛还是季后赛,罚球命中率常年维持在80%左右,是内线球员里的佼佼者,这种断崖式的下滑,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真的“到极限了”。
看比赛过程就知道了,周琦,杨瀚森这种高塔不在的时候,2米11的胡金秋几乎是靠着一个人在内线扛着沙特队的车轮战,他得在进攻端凿分,还得在防守端硬抗对手的冲击,24分钟里,他像一台满负荷运转的机器,运动战的每一分得分,都是在燃烧着他的体能。
他终于站在了罚球线上,这一小段喘息的机会,身体的疲惫还有精神的紧张,瞬间就涌了上来,肌肉记忆开始乱了阵脚,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身体在发出最后的抗议,运动战讲究的是本能和爆发力,可是罚球,却恰恰需要的是稳定和专注,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身体状态。
所以,可怕的是胡金秋罚丢了7个球,可怕的是,我们的战术体系,在关键时刻,逼着最稳定的得分点,做出了连罚球肌肉都会背叛的选择。我们赢了5分,如果沙特队最后再准一个三分,如果赵睿没有一次次站出来硬刚,这9罚2中,就不会是赛后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输掉比赛的证据。
一场侥幸的胜利,比一场惨败更能遮掩问题,胡金秋这样的诡异数据,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不只是他一个人的疲累,还有我们内线轮换的捉襟见肘,这声警报比输掉一场小组赛更致命。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