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各级人大赋能小粒咖啡香飘万里

“以前一斤咖啡豆才卖10块钱,现在按精品标准种,能卖到60多块!”云南省人大代表、中咖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竹的感慨,道出了云南咖啡产业的蝶变。这背后,是云南省各级人大以精准发力破解产业难题,推动小粒咖啡从“原料输出”向“全链增值”跨越的生动实践。

(工作人员忙着打包咖啡产品 秦楷第 摄)

专业代表工作站打通生产“堵点”

在被誉为“中国咖啡第一村”的保山市新寨村,曾因种植技术粗放、加工标准缺失,陷入“种得多、赚得少”的困境。“2012年前后咖啡豆价格低迷,精品率仅10%,不少村民砍树改种水果。”保山市人大代表、新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加维回忆,加工环节“小作坊遍地跑”更让企业犯难——杨竹就曾发愁“农户设备五花八门,豆子品质参差不齐,大企业收料难”。

2023年,隆阳潞江小粒咖啡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建立,成为破局关键。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联动农科院专家,推出“咖啡种植月课堂”:7至9月指导果期管理,10月培训精品果采摘,11月教学加工技术,12月还手把手教农户制作咖啡果皮茶。同时,代表们积极对接部门,为咖农争取免费“咖啡专用肥”和农业补贴;推动保山市推出全省首个“咖啡贷”,并在各村建起标准化初加工点,让鲜豆当天就能按标处理,破碎豆、瑕疵豆比例大幅下降。

“现在政府部门主动上门解难题,融资、办证一路绿灯。”作为驻站代表,杨竹直言企业得以专注精品加工。如今的新寨村,咖啡精品率已提升至65%,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360元,较2012年增长14倍。

多级监督筑牢产业发展“基石”

从一粒咖啡豆到一条产业链,良好的营商环境与精准监督是重要保障。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对《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开展调研与专题询问,直指产业“痛点”;自2022年起,更通过立法、执法检查、专题质询等“组合拳”,推动《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地,为产业松绑赋能。

保山市人大常委会则将监督“靶心”对准咖啡产业:2022年聚焦发展难题开展专题调研,2024年针对《保山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以“问、看、答、测”闭环模式开展专题询问,倒逼部门破解产业转型阻碍。

(在云南省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直播售卖咖啡产品 秦楷第 摄)

全链升级让小粒咖啡“香飘内外”

如今的云南咖啡,已告别“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过往。今年,云南小粒咖啡走进全球南方论坛,给来自全球的嘉宾留下深刻印象;新寨村打造的10个咖啡庄园、100户咖啡小院加速落地,2025年暑期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游客可住民宿、品咖啡宴、体验采摘,实现“产业+文旅”融合增收。

“从考察到落地,工作站帮我们解决了选址、基建等所有难题,咖啡馆两个多月就建成了。”贡江咖啡庄园负责人何文俊的经历,正是营商环境优化的缩影。该庄园3000余亩核心产区内,1300多亩精品咖啡因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标准化种植,品质稳居前列。

数据见证发展成效:2024年,保山小粒咖啡种植面积14.49万亩、产量2.42万吨,综合产值达90.68亿元,精品率、精深加工率分别提升至70%、85%;2025年上半年,全产业链产值60.79亿元,同比增长107.33%。随着新一季咖啡豆即将采收,在人大助力下,云南小粒咖啡正沿着“生态优、产业兴、百姓富”的道路,持续香飘万里。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云南人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美食   云南   人大   咖啡   保山市   云南省   产业   精品   咖啡豆   保山   人大代表   加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