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空腹血糖 17,是不是没救了?”
去年初秋的一个清晨,44 岁的贾先生推开诊室门时,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化验单,声音里满是焦虑。当时他的空腹血糖值高达 17.3mmol/L,远超正常范围(3.9-6.1mmol/L),甚至已达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警阈值。而如今,时隔 8 个月,他的空腹血糖稳定在 6.8mmol/L 左右,糖化血红蛋白也从最初的 9.2% 降至 6.5%,彻底摆脱了 “血糖降不下来” 的恐惧。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个真实案例,看看中医是如何从 “整体调理” 的思路出发,帮助糖友逐步稳住血糖的。
初见贾先生时,他不仅血糖惊人,还伴有明显的 “三多一少” 症状 —— 每天喝水量超过 3000ml,频繁起夜,胃口极好但体重在 3 个月内降了 12 斤,同时还总觉得口干舌燥、浑身乏力,连爬两层楼梯都气喘吁吁。他说自己尝试过严格控制饮食,甚至饿到头晕,血糖却依旧 “居高不下”,这让他一度陷入绝望。

我先为他搭脉,发现脉象洪大而数,再看舌苔,舌质红、苔黄燥,结合他的症状,辨证为中医里的 “消渴病”,证型属肺热津伤、胃热炽盛。很多人以为血糖高只是 “糖的问题”,但在中医看来,这是身体津液代谢、脏腑功能长期失衡的结果。贾先生常年应酬多、饮食油腻,又喜欢熬夜看球,久而久之,体内积热,耗伤津液,就像大地缺水干裂,身体的 “水液循环” 出了问题,血糖自然难以控制。
当时并没有急于让他用强效降糖药,而是先开了一副以 “清热生津、养阴润燥” 为主的中药方,其中包含天花粉、麦冬、玉竹、知母等药材,同时叮嘱他调整饮食结构 —— 减少精米白面,增加杂粮和蔬菜,避免辛辣油腻,每天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伤阴。
两周后复诊,贾先生的空腹血糖降到了 11.2mmol/L,口干、乏力的症状明显减轻,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但此时脉象虽不如之前洪数,却仍显无力,舌苔也从黄燥转为薄白,说明体内的 “热” 有所缓解,但 “虚” 的问题逐渐凸显 —— 长期的津液耗伤,不仅伤了肺胃,还影响了脾肾的功能。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肾主藏精,若脾肾两虚,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运化和吸收,就容易导致血糖波动。于是在原方基础上,加入了黄芪、党参、山药、茯苓等健脾益气的药材,同时搭配少量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肾阴,从 “清热” 转向 “扶正”,既巩固前期的降糖效果,又调理脏腑功能,为长期稳定血糖打下基础。
这一阶段,贾先生也逐渐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饮食规律,还开始每天傍晚散步 30 分钟。他说:“以前总觉得控糖就是‘饿肚子’,现在才知道,吃对、睡好、适当动,比单纯饿肚子管用多了。”
又过了一个月,贾先生的空腹血糖降到了 7.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也降至 7.3%,已经接近正常范围。此时他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体重也停止了下降,开始缓慢回升。但他偶尔会出现餐后血糖偏高的情况,尤其是吃了少量主食后,血糖会达到 9-10mmol/L。
针对这个问题,我在药方中加入了少量葛根、玉米须,这两味药材不仅能辅助降低餐后血糖,还能促进津液生成,缓解餐后口干的症状。同时提醒他调整进餐顺序 —— 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如鸡蛋、瘦肉),最后吃主食,这样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避免餐后血糖骤升。

此外,还特别强调了 “情绪调节” 的重要性。贾先生之前因为血糖高总是焦虑,而中医认为 “怒伤肝、思伤脾”,不良情绪会影响肝气的疏泄和脾的运化,进而导致血糖波动。我建议他每天早上起床后深呼吸 5 分钟,晚上睡前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通过调节情绪来辅助控糖。
从初诊到血糖稳定在 7 以内,贾先生用了近 5 个月的时间,期间药方根据他的身体状况调整了 4 次,从最初的 “清热生津” 到后来的 “健脾补肾”,再到最后的 “辅助控餐后”,始终围绕他的具体证型和症状变化进行调整。
8 个月后再次复查,他的空腹血糖稳定在 6.8mmol/L,糖化血红蛋白 6.5%,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糖尿病的控制标准。更重要的是,他的 “三多一少” 症状完全消失,精力充沛,连之前偶尔出现的腰膝酸软也不见了。

很多糖友都像贾先生最初那样,觉得 “血糖从 17 降到 7 以内比登天还难”,但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中医调理血糖,讲究的不是 “快速降糖”,而是 “循序渐进、整体调理”。它不只是针对血糖这个 “数字”,而是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身体内环境,让身体恢复自我调节的能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西医的作用,对于血糖极高、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及时使用西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是必要的。但中医的优势在于,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通过辨证施治,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最后想提醒大家,控糖从来不是 “一蹴而就” 的事,无论是中医调理还是西医治疗,都需要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像贾先生说的:“以前总想着靠药‘搞定’血糖,现在才明白,医生的方子是‘引路’,自己的生活习惯才是‘根基’。”
希望这个案例能给正在控糖路上的你一些信心 —— 只要找对方法,坚持调理,血糖从 17 降到 7 以内,真的没那么难!
#真相来了##寻找真知派##中医##糖尿病##关注糖尿病##健康真探社#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