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科技合作协议即将落地,AI、量子计算成为关键词,区块链能否抢位?一场围绕高科技和金融规则的跨大西洋竞争正悄然升温。
英美两国再一次站到全球科技舞台的中央。下周,英国与美国将签署一项“突破性”科技合作协议,核心聚焦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
英国科技、创新和技术部给出的官方表述非常直接:这份协议有望提升两国企业和消费者的整体信心,为新一轮科技创新注入动力。协议签署的时机也颇具象征意义——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
不少人可能会问,英美科技合作早已存在,这次真有那么重要?答案藏在协议的升级和投资承诺里。英伟达CEO黄仁勋、OpenAI CEO Sam Altman将随特朗普访英,并计划宣布对英国数据中心领域的数十亿美元投资。
美国云计算企业CoreWeave和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也将加入对英国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行列。英美两国的科技纽带,正被资本加速拉紧。
协议还未落地,英国金融、科技和加密资产行业的游说团体已经集结成联盟,向政府施压,要求将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纳入合作范畴。行业联盟的担忧不无道理。
英国加密资产商业委员会、UK Finance、TheCityUK等十余家团体在致信商务大臣Peter Kyle时明确指出,若将数字资产排除在协议之外,英国很可能在未来金融标准的制定中失去主动权,被其他地区超越。
或许有人会说,区块链只是金融圈的噱头,纳入与否影响有限。但从全球趋势看,数字资产及其底层技术,已经成为各国争夺金融话语权的新战场。
美国今年7月刚刚完成稳定币立法,欧盟对加密资产监管已成体系,而英国尚处于制度咨询阶段,起步明显滞后。行业联盟呼吁英国抓住英美科技合作的窗口期,把区块链纳入国家级战略,是对全球金融格局变化的敏锐回应。
英国曾喊出“全球加密资产技术中心”的口号,前首相苏纳克在2022年就提出要打造国际加密高地。但现实并不理想。监管制度迟迟未定,市场发展一度落后于欧盟、美国、亚洲及中东部分国家。
行业团体在信中点名稳定币和资产代币化,认为这是英美经济的“战略相关领域”,却不得不承认,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目前还在咨询阶段,最快明年才会正式接受加密相关牌照申请。
从另一个角度看,监管的滞后可能给英国带来风险。没有统一的监管标准,企业要面对更碎片化的市场环境,也会失去进入深度跨大西洋市场的机会。过去几个月,英国财政部与美国财政部已经就加密产业监管展开沟通,但英美之间能否在协议中真正实现协调,仍是未知数。
AI和量子计算的加入,被视为此次协议的最大亮点。英国新任科技大臣Liz Kendall公开表示,尖端技术将改变生活,带来治病新方案和更优公共服务。但科技合作背后也有争议。或许有人担心,美国科技巨头的资本涌入会不会让英国本土企业竞争力被削弱?数据安全、技术主权、人才流失等现实问题,值得深思。
不少专家认为,英美作为仅有的两个“万亿美元级别科技产业盟国”,彼此合作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比如在AI、半导体、电信和量子计算等领域,两国本就有密切联系,此次协议更像是对现有合作的一次系统升级。数据中心投资,有望让英国成为欧洲数字经济的新重镇,也能为全球科技企业提供更稳定的运营基础。
但未来的挑战同样明显。AI和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带来更高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要求,各国如何在合作中保障自身核心利益?监管分歧如何调和?这些问题都考验着双方智慧。
区块链技术是否能被纳入英美科技合作协议,已经成为英国金融界的焦点。支持者认为,数字资产和分布式账本是未来金融必争之地。反对者则担心,过早押注区块链可能带来监管空白和金融风险。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