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了20年,终于干过瑞士!卖出2.5亿的国货手表,再次为国争光

他现在是什么身份?

一个在巴黎展会上惊艳全球的中国手表品牌创始人;

一个靠设计“干掉”瑞士表的男人;

一个把2.5个亿销量做出来的狠人。


但谁也没想到,这个风光无限的设计师,曾经也只是个在深圳骑自行车接活儿的小老板。


忍了20年,他终于把“憋屈”变成了骄傲,用一块机械表,为国争了一口气。


从西北走出的男孩,命运几次急转弯


张建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就是那种“不安分”的孩子,喜欢动手、喜欢琢磨,什么都爱拆开看结构。


别人做作业,他做模型。别人玩耍,他画图纸。他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非要做出点东西”的执拗劲儿。


1987年,他考入了西北轻工业大学,学的是那时候还很冷门的工业设计。


那个年代,全国都还在为“如何把电视造得更耐摔”而发愁,工业设计这个词,连百度百科都查不到。他却一头扎了进去,学得起劲。


毕业那年,他放弃了留校的机会,带着一腔热血南下深圳。


那会儿的深圳是个啥样?遍地是机会,但工业设计这行,几乎没人懂。


他顶着太阳跑客户,拎着包挨个推销设计概念。


1993年,他咬牙开了自己的设计公司——真的是“起于草根”,十几号人挤在城中村一栋老破楼里。


条件差到什么程度?通宵加班只能靠泡面续命,骑着自行车送设计图到客户那儿,连打个打印都得骑半小时找复印店。


但这群人干劲十足,尤其是张建民,从平面到三维,从产品包装到建筑改造,样样都能搞。


终于,在一次参与深圳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的项目中,他爆了一次冷门。


报了个“天价”设计费——一百万。对方居然答应了。


这一下,把他推到了业界的聚光灯下。


之后无论是地铁建设、城市导视系统,还是工业园改造,他都成了常客。外人看着风光,觉得他混得不错,事业稳定。


可他心里清楚,自己其实一直在“为别人做嫁衣”。


那些设计都是别人的产品、别人的建筑、别人的名字。他一直在想,啥时候能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梦想搁置了十年,终于重燃那团火


张建民一直有个心愿:想做一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手表。


但现实是,他的公司养着不少人。这些同事的工资、生活,都靠公司项目来维持。


他不能任性,也不能冒然试错。梦想就这样被搁置了。


直到有一年,他受邀去看一个国际钟表展。


展会上满眼都是外国品牌,瑞士、日本、德国……各个国家的手表都光鲜亮丽、声势浩大。


可是——没有一个中国品牌!


那一刻,他像被人当众扇了一巴掌,心里堵得慌。


他回来后,马上召集会议,说:“我们要做一块属于中国的原创机械表。”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不是专业做表的,从机芯结构到表盘设计,全得自己研究。


他白天开会,晚上看图纸,头发掉得比掉价还快。


最开始没人支持他,身边人劝他:“张总,这事儿太冒险了!”


可他咬牙坚持。为了验证设计,他甚至自己掏钱飞去伦敦,请老外手表专家点评。


别人是带着设计图去谈合作,他是拎着作品去请教怎么改。


几年后,他终于创立了自己的手表品牌——玺佳(CIGA Design)。


第一批手表刚推出来,市场几乎没反应。因为品牌太新,没人认。做设计出身的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不懂销售。


于是他又重新搭团队,组生产线,跑电商平台,自己写文案、拍宣传片。


每一块表的宣传图,他都要亲自过目。有人觉得他太事儿,他却说:“细节决定生死。”


真正让他爆红的,是那块“蓝色星球”机械表。


表盘上,是一个立体雕刻的地球图案;指针是创新设计的“非同步结构”;每分每秒,地球在你手腕上自转。


不仅有创意,还有理念——环保、守护地球的象征。一时间刷爆了社交平台。


这块表,还拿下了全球钟表界的最高奖项之一:GPHG挑战奖。


要知道,这是瑞士人长期霸榜的奖项,中国从没拿过。这一次,张建民做到了。


从山寨大国到设计强国,他替大家争了口气


很多人说,张建民成功了。但他却说:“这是刚开始。”


曾经的中国手表市场,大多是贴牌代工,什么宝时捷、宾利时计……一个个听着就像蹭国际名车热度的“假洋鬼子”。


真正有原创、有灵魂的品牌,几乎没有。


张建民不想跟风。他说:“瑞士表可以卖工艺、日本表可以卖技术,那我们中国呢?能不能靠设计赢一次?”


玺佳不走浮夸路线,反而回归本真。


他做了第一款全镂空机械表,把机芯零件暴露出来,让用户直观感受到机械艺术的美。


这块表,一元硬币大小,94个零部件,轻巧却复杂。外行看不懂,但懂表的人一眼惊艳。


再到后来推出的“姬械”系列,是专门为女性设计的机械表。


跳脱以往“机械表是男人的玩具”的刻板印象,这款表主打“女性的力量感”,兼顾柔美与硬核,吸引了无数女性粉丝。


2022年,玺佳的年销售额达到了2.5亿元!


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国货品牌,凭借原创设计,硬是闯进了全球钟表圈的核心地带。


更让人振奋的是,玺佳的产品被瑞士日内瓦艺术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那是瑞士表的老家,是他们的“主场”,结果收藏了一块中国制造的表。


最近,玺佳又亮相了巴黎M&O设计展,代表着中国原创登上了世界顶级舞台。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爆款”,这是一个民族工业设计的集体逆袭。


张建民说,他一直想证明:好设计不一定贵,但一定得值。


玺佳的手表均价在五六千元,比起动辄上万、几万的瑞士名表,它更接地气。但不代表低端,而是亲民。


他说:“我不想做暴利的奢侈品,而是希望让更多人戴得起、愿意戴、以戴为荣。”


如今,张建民还在一线做产品。他的设计理念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年轻设计师。


他不止是一个企业家,更像一个“钟表界的教练”,在传递信念。


他用20年时间,走了一条最难、最绕的路,却也最值。


在别人模仿、代工、蹭热度的时候,他选择原创、研发、打破套路。


他没靠资本堆营销,也没请流量明星代言。他靠的是中国人的脑袋、手艺和韧劲。


现在再看那块在腕间自转的“蓝色星球”,它不只是一块表,更像是中国设计能力的缩影,是一代人扛起来的希望。


他曾说:“财富最终归属是慈善,那设计的最终归属,是解决问题。”


现在看来,他不仅解决了问题,更鼓舞了一个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时尚   瑞士   为国争光   国货   手表   中国   品牌   机械   工业设计   钟表   深圳   表盘   巴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