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不会屈服!”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德黑兰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态度明确。欧洲三国英法德刚刚启动了对伊朗制裁恢复机制,巴加埃直指这是按美国指令行事,严重损害外交进程。
西方总想剥夺伊朗的“不可剥夺的”核权利,这种非法要求我们怎么可能接受?
英法德三国外长在8月28日发表联合声明,通知联合国安理会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这个机制意味着如果安理会30天内没能通过延长对伊制裁豁免期限的决议,先前的一系列制裁将自动恢复。
伊朗外交部立即回应,强烈谴责欧洲三国的行为。伊朗认为欧洲国家没有法律权利也没有道义正当性恢复制裁,这完全违反了伊核协议的文本与精神。
有网友调侃说:“这就像几个大人联合起来欺负一个孩子,还说自己很有道理”。
伊朗为什么如此强硬?看看最近发生的事情就知道了。巴加埃提到过去三四个月伊朗与美国展开了外交进程,伊方展现了善意并遵守外交承诺。
但就在第六轮谈判开始前两天,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了袭击。随后美国又与以色列一起袭击了伊朗核设施,这是毫无疑问的侵略行为,目的就是破坏谈判。
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在其监督下,让一个防扩散设施遭到两个拥有核武器政权的非法袭击。伊朗方面对此感到愤怒,认为该机构未能保持中立,未能履行职责予以谴责。
西方这次的行为,也相对伊朗的经济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伊朗通货膨胀率持续攀升至45%,全国约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石油收入占伊朗政府财政的65%以上。如果新一轮制裁落地,伊朗经济的最后支柱可能崩塌。伊朗货币里亚尔在过去一年贬值超过60%,普通民众的购买力急剧下降。
基本生活物资价格较去年同期平均上涨了85%,面粉、食用油等必需品在黑市的价格更是翻了三倍有余。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伊朗普通百姓的生活确实不容易。
不仅如此,伊朗面临的不仅是外部压力,内部政治环境同样复杂。在强硬派势力主导的政治环境中,任何妥协都可能触发内部动荡。
议会保守派领袖贾拉里公开表态:即使政府接受西方条件,议会也绝不会批准任何限制核能力的协议。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顾问委员会强调“核技术是伊朗不可剥夺的权利”,暗示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
伊朗国内舆论场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城市中产阶级普遍希望解除制裁改善经济,而保守派则坚持“以实力求和平”的路线。
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态度不一。俄罗斯强烈谴责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称其“严重违反国际法”。俄外交部声明对潜在的“辐射”后果发出警告,认为此次袭击标志着危险的升级。
英国首相斯塔默却称:“伊朗的核计划是对国际安全的严重威胁。绝不允许伊朗发展核武器,美国已采取行动缓解这一威胁”。
日本首相石破茂则表示,尽快平息事态至关重要,必须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则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敦促各方后退一步,回到谈判桌”。
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伊朗正在寻找可靠的国际伙伴。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表示,上合组织是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执行力的国际组织,在维护多边主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巴加埃强调,伊朗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伊中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光明。这话说得没错,在国际关系中,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来得珍贵。
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齐曾紧急飞赴北京。表面是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实质是希望中国在危局中伸出援手。在国际棋局中,伊朗正在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
除此之外,目前剑拔弩张的局势,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地区冲突。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执行副总裁帕尔西表示,欧洲三国此举可能会让地区紧张局势升级,让以色列和美国再次攻击伊朗。
帕尔西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欧洲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而不是努力与伊朗缓和局势。如果明知谈判会失败,还重新开始这么做,那么军事袭击迟早会发生”。
伊朗方面则明确表示:外交与对话是解决危机的唯一途径。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伊拉瓦尼指出:“个别国家以为可以通过一场错误的战争迫使伊朗无条件投降,但这场战争已经失败”。
联合国安理会上,多国代表批评美以袭击伊朗核设施违反国际法。巴基斯坦代表谴责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侵犯,俄罗斯代表指出这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构成直接挑战。
伊朗核设施遇袭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准备访伊。伊朗暂停与该机构合作,但承诺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义务。
一边是欧洲三国启动制裁机制,另一边是伊朗寻求上合组织支持。这场博弈远远没有结束。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