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突然在对待中国时态度放软,引发广泛关注。10月17日,他在福克斯商业新闻网的一档节目中坦言,此前宣布要对华重启的高额关税“不可持续”。而特朗普态度的改变,除了中国打出稀土王牌以外,还与一个重要因素有关。彭博社于10月22日对外披露了一组令人惊讶的数据:尽管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高达55%,但每天仍有约10亿美元中国商品运往美国,9月份中国对美出口较8月份甚至还有小幅上升。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牌并未奏效,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单方面伤害美国消费者。
《纽约时报》最近做的可视化报道更直观,走进普通美国家庭一看,中国制造简直无处不在,不是美国不想换,是根本找不到能替代的——要么成本高得离谱,要么质量跟不上,真没法一刀切地把中国商品踢出去。

特朗普自己也清楚,关税这张牌打不下去了。美国财长贝森特早就在闭门会议上跟投资者坦言,和中国的关税僵局“无法持续”,已经搅得金融市场不安稳,还让大家担心通胀和经济增长。现在特朗普松口,说白了就是扛不住现实压力,只能先找台阶下。
特朗普的“软话”,说到底是被国内的民生难题和供应链危机逼出来的。关税这东西看着是针对中国,最后买单的全是美国老百姓。

高盛10月12号的报告算得明白,现在美国企业还扛着64%的关税成本,但照这趋势下去,到年底消费者要承担的比例得飙升到55%,企业反而只扛22%。意思很简单,企业迟早要把关税成本算到售价里,最后还是消费者掏腰包。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更直接,说今年美国家庭平均得多花2400美元,服装、鞋类价格短期可能涨三成多。收入低的家庭更惨,关税占收入的比例比富人高得多,等于雪上加霜。

8月份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涨了2.9%,是2月以来最高的,高盛预测年底还得涨到3%。普通美国人早就怨声载道了——买双鞋、买件衣服都贵了不少,连日常用的化妆刷都在涨价,这日子能好过吗?
除了民生压力,中国的稀土牌也掐住了美国的要害。10月9号中方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企业诺斯罗普・格鲁曼立马爆雷,B-21轰炸机项目亏了4.77亿美元,光稀土断供导致的停工损失就占了三分之二。
更关键的是美军153种主战装备里,87%的供应链都要过中国稀土加工这一关,就拿F-35战斗机来说,每架得用417公斤稀土材料,根本绕不开。

农业那边的麻烦也不小。9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直接降到了零,这还是2018年11月以来头一回。美国大豆协会急得直跺脚,说要是中国不买今年秋天的新豆,豆农得亏至少30亿美元。
10月以来全美50个州都有农民抗议,1100多万人举着“要销路不要补贴”的牌子施压。特朗普想靠农业补贴稳住人心,但国库本身就没多少钱,补贴根本不顶用,选票基本盘都要稳不住了。
特朗普松口的背后,还有个很明显的信号:中国港口最近越来越堵了。截至10月19号那周,船只到中国港口后平均要等2.66天才能靠泊,比上一周多了17%,创下今年最长等待时间。深圳盐田港更夸张,对美出口的入仓量涨了60%,对美航线一舱难求,运价都跟着涨。

这拥堵可不是坏事,恰恰说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压根没降。眼看11月中美四轮谈判的90天休战协议就要到期,美国商家都在抢着备货,怕之后关税再变卦。毕竟巴西大豆比美国的便宜80多美元一吨,中国早就转从南美进货了;稀土管制也只卡军事用途,民用的合规申请都能批,中方早把后路铺好了。
反观美国,想找替代方案简直难如登天。之前还传出要去深海挖稀土,可专家说了,海底开采技术根本不成熟,就算能挖,形成规模生产至少要10年。现在特朗普主动提降低关税,还加了两个条件:让中国重新买美国大豆,松一松稀土管制。这哪是谈判,分明是急着解决自己的麻烦。

不过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明确,谈判得有诚意。要是美方只是口头松口,不取消之前说的100%加税计划,不停止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想让中国在大豆、稀土上让步根本不可能。这几个月特朗普政府悄悄给数十种产品豁免了关税,从黄金到LED灯都在列,其实就是变相承认关税政策失败了。
现在贸易天平已经悄悄往中国这边偏了。特朗普的“软话”不是突然良心发现,是单边主义玩到最后,实在扛不住了。11月的谈判窗口期越来越近,能不能谈成,关键还看美国有没有真诚意——毕竟手里没实在的筹码,再硬的口气也撑不住场面。

参考资料:特朗普又软了:对华高额关税讹诈,不可持续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