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步错、步步错,明知已压不住中国,特朗普埋下了最后一颗雷

2025年春天,一纸“对等关税”行政令从白宫飞出,仿佛一颗砸进全球经济湖面的石头,激起的波纹还没平息,美国商务部长又丢出一句“台湾芯片95%产能必须分一半给美国”。

一边是贸易战火未熄,一边是地缘政治火药味渐浓。特朗普政府想借此重新夺取全球经济主导权,却没想到一步错、步步错,把美国自己逼到了墙角。


现在这“最后一颗雷”埋下了,爆不爆,也许谁都说不准。

误判的开始

特朗普 2025 年推的 “对等关税”,其实就是想让所有国家都按美国的规矩做买卖。听着挺 “厉害”,可这逻辑从根上就站不住脚,压根儿没搞懂真实的经济咋回事。

把贸易逆差当成 “自己亏了”,这纯属盯着账本看的死脑筋。但真实的经济哪是 “谁卖得多谁就占便宜” 这么简单?美国企业在海外赚的钱,比光靠卖货出口多多了。

就说 2024 年,美国企业在全球赚的利润就超 6000 亿美元;还有服务贸易,像金融、教育、知识产权这些,本来就是美国的强项,2023 年这一块的顺差就有 2780 亿美元。

结果他光盯着货物逆差不放,要么是眼界太浅,要么就是故意装看不见。

结果咋样?美国这刀刚砍下去,最先疼的是自己人。关税这东西其实就是变相加税,最后掏钱的还是美国老百姓和企业。

2018 年钢铝关税的教训还没过去呢,这次 “对等关税” 刚露头,美国股市就没了 3 万亿市值。耶鲁大学预测也不咋地:单是通胀就得往上拉 1.3%,经济增速还可能掉 0.5 个百分点。

汽车、建筑、制造这些行业,没一个不抱怨的,这就像美国拿棍子打别人,结果反弹回来的劲儿更狠,先把自己打疼了。

更别说国际上的反应了,加拿大、欧盟、日本,这政策刚一公布,反制措施立马就跟上了。欧盟直接说要对 260 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税,日本也在琢磨着联合抵制。

这下可好,美国的农产品、汽车出口全慌了,就连特朗普自己拍胸脯说要 “拉回来的制造业”,也被现实狠狠打了脸。

他这套玩法,让人想起 1930 年那部臭名昭著的《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 结果谁都知道,那法案直接把世界经济推进了大萧条。

现在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都警告了,这么搞下去,美国可能得丢 200 万个工作岗位,每个家庭平均还要多赔 5000 美元。历史早把道理摆那儿了:关起门来想让别人都听自己的,最后只会把自己甩在后面。

最后一颗雷,埋得太深

这边大家还在为 “对等关税” 闹心呢,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又抛出个新招数。他放话了:全球 95% 的高端芯片都靠台湾造,这么集中的产能,美国心里不踏实。

紧接着美国就喊出要把一半芯片产能迁回本土,嘴上说的是 “保供应链安全”,其实骨子里还是想卡中国高科技的脖子。

别瞅芯片个儿小,它可是实打实的 “工业心脏”:手机、汽车要它转,导弹、卫星也得靠它跑,而台湾的台积电,正是全球最先进芯片制造的核心。

美国这步棋,表面喊着 “再工业化”,实则是一箭双雕:一边堵死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路,一边还把台湾往风口浪尖上推。

可这招既不现实,也不靠谱。台积电倒是真去美国亚利桑那州建了厂,可从成本超支到管理混乱,麻烦堆成了山,砸了上千亿,到现在连一条能稳定干活的成熟产线都没捋顺。

台湾内部早就慌了:要是芯片产业被美国硬生生撬走,自己的 “战略价值” 还能剩多少?这可不是单纯的经济事儿,更是实打实的政治安全隐患。

更糟的是,台湾当局为了保住这点 “价值”,说不定会干出更激进的事,想把美国 “绑” 在自己船上,让它一直插手台海。这种做法既没担当,还可能把整个地区拖进更乱的局面。

你说芯片本该是 “工业粮食”,可一旦被裹进政治里,反倒成了引爆冲突的定时炸弹。

再说美国的算盘也没多精明,芯片这东西,不是说搬就能搬的。一条完整的供应链,技术、人才、配套产业,少一样都玩不转。

美国自己也明白,想在短时间内抄台湾的芯片制造本事,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儿。要是硬逼台湾迁厂,最后大概率是 “竹篮打水一场空”:钱花了,产能没搞起来,还把台湾推得更远,纯属赔了夫人又折兵。

中国不接招

面对美国的连番出招,中国没有选择对打,而是另起炉灶,打出了一套“内外兼修”的组合拳。

一方面,中国加大自主研发投入,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持续发力,目标不是跟美国硬碰硬,而是跳出被动局。

林毅夫的话说得直白:“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事做好,经济照样能稳住。”中国的应对不靠口号,靠的是实打实的能力。

另一方面,中国也在加快“朋友圈”的建设。东盟、新兴市场、金砖国家,都成了中国重点合作对象。中国-东盟自贸区3.0谈判已经收尾,欧盟多国也频频访华寻求合作。

巴西农业部长更是主动表示,愿意增加对华出口,填补美国留下的缺口。这些信号说明,美国越想搞“小圈子”,世界越愿意抱团对抗单边主义。

就连美国自己内部,也开始出现倒戈的声音。从加州到纽约,十几个州联合起诉联邦政府,认为“对等关税”侵犯了州利益。

街头抗议此起彼伏,喊得最响的不是“保护就业”,而是“不要再征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留情面,直接把美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3.3%调到了2.8%,并点名批评特朗普政策是全球经济放缓的罪魁祸首。

更讽刺的是,全球化并没有因为美国的退出而停下脚步。恰恰相反,它是在“去美国化”中悄然扩展。

日韩企业加速向东南亚转移产能,欧盟和英联邦国家加强彼此联系。这就像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所说的那样,美国不是在打破全球化,而是在把自己踢出局。

小结:一颗雷,炸不散中国,却震回了美国

回过头看,特朗普从“对等关税”到芯片强拆计划,一路走来,几乎每一步都踩在地雷上。

原本想用“美国优先”扳回局面,结果却将美国推入了孤立的境地。这场看似是对中国的围堵,其实更像是美国自身信心的崩塌。

中国没有选择针锋相对,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这种沉稳和战略定力,不仅稳定了国内,也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合作。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没有喊口号,也没有赌气,而是用行动回应挑战。

而美国呢?一边试图重塑世界规则,一边却把自己逼进了角落。当它高举“胜利”的旗帜时,国际社会早已看穿这背后的虚张声势。世界变了,不再是某国一句话就能定乾坤的时代了。

这“最后一颗雷”究竟会不会爆?没人能打包票。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已经准备好走自己的路,而美国,是否也准备好承担它选择的后果?

参考资料: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 我们都知道些什么?

2025-02-15 12中国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财经   美国   中国   关税   台湾   芯片   对等   产能   实打实   欧盟   东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