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士兵为什么宁愿砸石头,也不愿推倒梯子?老兵:傻瓜才推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古代攻城战,云梯是攻方士兵攀爬城墙的必备工具。

按理说,守城的一方只需推倒梯子,就能让敌军摔得人仰马翻,何乐而不为?但事实上,老兵们却坚决不这么做,反而拼命往下砸石头、泼滚油,就是不愿直接推倒梯子。

有人不解,老兵却冷笑道:“傻瓜才推!”

为何推倒云梯反而是下策?难道砸石头比推梯子更有效?难道其中还有更深层的战术考量?

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发明云梯攻城

据史料记载,第一部云梯由我国古代伟大的工匠祖师鲁班发明。

最早一部云梯出现在春秋时期的楚国。

当时楚惠王想要攻打宋国,特地让能工巧匠鲁班制造了这种可移动的登城工具。

相传孟子得知此事后,前去规劝楚惠王,讲述了一番仁政的道理。

楚惠王听罢醒悟,最终放弃了攻宋的计划。

虽然这部云梯未派上用场,但它却给后世攻城战带来了全新思路:为何不搭一座"天梯"直捣黄龙?自此以后,云梯就成为了历代将帅争相仿制的利器。

两汉魏晋南北朝:云梯成攻城必备神器

从秦朝开始,各路诸侯割据一方,攻城掠地之战此起彼伏。

城池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一旦守住了,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汉书》有云:"城池不守,支体分裂,遂令天下城邑为虚",可见一座城的分量有多重。

在这种大环境下,攻城者们想尽办法登上敌方城墙,而云梯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他们的必备神器:或木制或竹制,一般长约二三丈;一头装有轮子,方便移动至墙边。

士兵们就顺着梯子,一个个向城头攀去,俨然一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气势。

面对蜂拥而至的云梯,守军自然要想办法反制。

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将士会选择弯腰去推云梯,奈何几百斤重的梯子根本推不动,一个不慎还会被敌军拽下城墙。

而久经沙场的老兵深知此道,他们会在云梯靠近时,用早已备好的巨石从上而下猛砸。

只听石头哗啦啦跌落,惨叫声此起彼伏,少说也得砸死一大片攻城士兵。

除了巨石伺候,守军还喜欢祭出滚木、狼牙棒等压箱底家伙。

表面布满尖利钢刺的滚木,只消沿城头一滚,就能在攻城士兵的队伍中开出一条血淋淋的缺口。

狼牙拍玩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守军只需提起控制绳,随意拍打几下,敌军就会像苍蝇一样被尽数拍落。

最让攻城者胆寒的还数火攻。

守军会趁云梯靠近时把火油泼洒在梯身上,再射一记燃烧箭点火,火势顺着油渍蔓延,眨眼间就能将云梯连人带梯化为灰烬。

在这个没有灭火器的年代,一把火足以葬送全军。

云梯就这样成了一把双刃剑,帮助攻城者登上城墙,也能助守军在梯下杀敌于无形。

隋唐五代:铁索包裹巧保木梯

隋唐时期,战争规模逐渐扩大,云梯技术也随之出现了新的进展。

为了保护易燃的木质云梯在靠近敌方城墙时不被焚毁,工匠们想到给梯身包上一层铁索。

有了铁索的保护,云梯不仅外表更加坚固,而且也不再惧怕明火的肆虐。

当守军发现单靠泼火已经很难阻挡敌军的登城时,他们开始把滚石、滚木和火攻结合起来使用。

先用滚石猛砸云梯,待铁索断裂后再用滚木冲击,最后泼上火油来个一把火烧个精光。

在攻守双方你来我往的较量中,以铁索加持的云梯无疑将战斗推向了新的阶段。

宋元时期:城防建筑精进抗云梯

进入宋元时期,我国的城防建筑水平更进一步。

宋朝著名建筑学家李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城墙防御要点,如在墙体上设置射击孔、挑空、调整墙体坡度等。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防御性结构,却能让守军在对抗云梯时如虎添翼。

每当云梯靠近城墙,守军就可以从射击孔中放出密集的羽箭,将登梯的敌军射成筛子。

即便有漏网之鱼爬到墙头,也会被挑空处的长矛挑落。

高大的坡度更是让云梯难以靠稳,攻城士兵一个趔趄就会从梯子上滚落。

在这种精妙的城防体系面前,云梯逐渐丧失了昔日的攻城威力。

明清至近代:火炮兴起云梯没落

随着火器的传入,火炮逐渐取代云梯成为攻城主力。

在那轰隆隆的炮声中,就连最坚固的城墙也抵挡不住铁炮石球的无情轰击。

而守军也学会用火炮还以颜色,双方你来我往,在硝烟弥漫中展开一场新的较量。

曾经叱咤风云的云梯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它固然可以助攻城者一举登顶,却抵挡不住火炮带来的摧枯拉朽般的杀伤。

一个时代终结了,云梯不再是攻城神器,而是成为了博物馆里供人凭吊的兵器化石。

结语:

如今,我们已很难再见到古代战场上的云梯身影。

这个曾叱咤风云的攻城神器,也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令人欣慰的是,云梯所承载的那种创新发明和勇攀高峰的精神并没有消亡。

在当今和平年代,云梯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


消防员们驾驶配备可伸缩云梯的消防车冲向火场,用它攀上高楼灭火救人;登高作业的工人也离不开云梯的辅助,它助他们挑战一个个高空作业项目。

正是在这一次次平凡而伟大的攀登中,人们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着云梯所代表的精神价值。

虽然,古代战场上的云梯已成为历史陈迹,但那种勇于登高、敢于创新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一代代有志之士不断探索、不断攀登。

正如同云梯助攻城者登上敌方高墙一般,创新发明的灵感之梯,也必将帮助我们攻克一个个科技难关、创造一个个发展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梯子   滚木   城防   铁索   云梯   守军   火炮   敌军   神器   城墙   士兵   傻瓜   石头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