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企生 随笔:《慧语人生》退休后,让自己高兴是头等大事


《慧语人生》

退休后,让自己高兴是头等大事

作者:黄企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人生如旅,退休是一段旧旅程的结束,更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

在经历了岁月的奔波与操劳后,退休之人理应将让自己高兴作为头等大事。

这不仅是对自己前半生辛勤付出的犒赏,更是对余生时光的珍视与负责。

退休后,身体的健康是让自己高兴的基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辛苦了大半辈子,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更应注重保养。

每日清晨,去外面慢跑,伸展僵硬的四肢,感受阳光与清新的空气;

午后,坐在摇椅上晒太阳,闭目养神,让身心得到放松。

定期体检,听从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规律作息,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能为退休生活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正如叔本华所说:

“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

当身体康健,才能有精力去享受生活中的种种乐趣,去追求那些曾经因忙碌而搁置的梦想。

若忽视健康,即便有再多想做的事,也只能困于病榻,何谈高兴?

培养兴趣爱好是退休后让自己高兴的重要途径。

年轻时,往往被工作和生活的琐碎所束缚,无暇顾及自己的兴趣。

有人曾热爱书法,却事多搁置了笔墨;

有人曾向往园艺,却因加班错过了花草的生长。

退休后,时间变得充裕,正是走进自己内心那片 “秘密花园” 的时候。

无论是重拾旧好,还是尝试新趣 —— 拿起画笔勾勒山河,或写写文章,指点江山及人生;

或打开相机记录烟火;

或在朋友圈里放声歌唱;

或是在手工坊中缝制布偶。

每一项爱好都能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

罗曼·罗兰曾说: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而培养兴趣,正是主动塑造退休后惬意际遇的方式,在沉浸其中时,退休之人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体会到 “做自己” 的畅快,这份快乐无关功利,只源于内心的热爱。

亲近自然与家人,也是退休后让自己高兴的关键所在。

大自然是最慷慨的治愈者,它的宁静与生机能抚平岁月留下的疲惫。

春日里,带着便携的衣着去郊外踏青,看柳枝抽芽、野花绽放,听鸟鸣虫唱;

秋日里,去山林间漫步,捡几片枫叶做成书签,感受秋风拂过脸颊的温柔。

而家人的陪伴,更是幸福的核心。

曾经为了撑起家庭,早出晚归,错过了孩子的成长细节;

如今退休了,正好补上这份遗憾 —— 接送孙辈上学,听他们讲校园里的趣事;

周末和子女一起下厨,聊聊生活近况,在烟火气中重温亲情的温暖。

这份平淡中的温馨,远比任何物质享受更能让人感到踏实与快乐。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退休后的生活至关重要。

退休后,角色的转变可能会让人产生失落感,有人会留恋过去的职位与光环,有人会因无所事事而焦虑。

这时,更需要学会放下 —— 放下过去的功名利禄,看淡他人的评价与比较,以一颗平和、乐观的心面对生活。

正如古人所说:

“知足常乐”。

不必羡慕他人退休后周游世界,自己在小区里和老伙计下棋、聊天也有乐趣;

不必纠结于子女是否时常陪伴,一句日常的问候、一次短暂的视频,也是满满的心意。

学会忘记生活中的烦恼与不快,多关注眼前的小确幸: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傍晚的一抹晚霞、楼下便利店刚出炉的热包子……

当心态变得豁达,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好与惊喜,每一天都能过得开心自在。

退休不是人生的 “终点”,而是 “转场” —— 从为他人、为责任奔波的阶段,转向为自己、为快乐而活的阶段。

让自己高兴,从来不是 “自私”,而是对生命的尊重。

照顾好身体,让快乐有 “底气”;

培养爱好,让快乐有 “载体”;

陪伴家人,让快乐有 “温度”;

调整心态,让快乐有 “底色”。

愿每一位退休之人,都能把 “让自己高兴” 这件事放在心头,在余生的日子里,活得自在、活得惬意,让岁月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美文   随笔   人生   快乐   身体   际遇   健康   家人   岁月   余生   烟火   惬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