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济南市金石档案征集与资源整合项目组一行8人,在山东金石学会副会长原旭东、济南市档案馆副馆长徐晓雷以及历下区档案馆毕晓娟馆长的带领下,前往济南黄石崖进行考察。此次考察旨在实地探访摩崖造像与碑刻遗存,为济南金石档案征集与资源整合工作夯实实物调研基础。
黄石崖造像坐落于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南麓,是山东地区现存最早的大型摩崖造像,于1992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开凿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历经东魏、北齐,直至隋唐仍有续凿。造像分布在长约30多米的天然崖壁上,现存造像近百尊,题材丰富。这些造像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崖壁上还存有北魏、东魏、北齐及隋代的题记共10则,是珍贵的石刻书法艺术品。
到达黄石崖后,项目组认真观察每一尊造像和每一处碑刻,详细记录其特征、保存状况。原会长不时与团队成员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与经验,强调金石档案对于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徐馆长则仔细查看碑刻的风化情况,提出加强保护的建议。毕馆长则针对造像保存现状,提出“影像建档+文字注录”的双重记录方案。
此次黄石崖考察,既是对济南本土金石档案资源的实地溯源,更是推动“不可移动档案”转化为研究素材的关键一步。项目组将进一步整理考察数据,把摩崖造像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融入金石档案体系,为传承济南历史文脉、丰富地方档案资源库注入新活力。(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张源源)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