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在国内外市场实现“新势力销量第一”,更在智能化与AI融合上迈出了实质性突破。
5月21日,小鹏汽车召开Q1财报电话会,从自研芯片、智能驾驶.....到人形机器人,董事长何小鹏“多线开火”,用他的话说:“我们的增长潜力才刚刚开始释放。”
何小鹏透露,不仅自研图灵芯片已于2024年一次流片成功,今年Q3将迎来大规模装车。智驾也将冲刺L3和L4级别,并计划2025年全面落地“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2026年将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销量方面,小鹏预计2025年Q2交付量达10.2万~10.8万辆,同比增长最高可能超250%,今年Q4将实现盈利并迈向全年自由现金流转正,以“强自我造血”支撑AI战略落地。小鹏要的不只是翻3倍以上的销量,还要用自研技术撑起未来的新物种矩阵。
小鹏汽车绩后股价一度涨超16%,随后回吐部分涨幅。
面对传统车市的第一季度淡季,小鹏却逆势突围,实现了94008台的交付量,同比增长331%,单季交付再创历史新高。不仅如此,小鹏还拿下了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的新势力销量第一。
在盈利质量方面,小鹏汽车的整体毛利率达到15.6%,为历史最高水平,净亏损环比大幅收窄,同时一季度自由现金流超30亿元,财务稳健度显著增强。
何小鹏将这份成绩归因于小鹏“组织、产品、营销、技术、经营”的体系化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他特别提到,小鹏坚持技术上的AI驱动与经营上的稳中求进战略。
产品方面也有诸多突破:
MONA M03 上市8个月累计交付超10万台,成为A级纯电轿车销量冠军;
P7+上市5个月已完成第5万台下线;
2025款G6与G9 4月首月交付量超7500台。
月交付量已连续6个月维持在3万辆以上。
更值得注意的是,小鹏的战略重心已经全面迈向AI技术栈的自研和落地。何小鹏表示,公司的AI转型已取得全技术栈的初步成功,并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包括AI底盘、图灵AI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图灵芯片、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级AI生产力工具。
他还特别指出:“2026年,部分AI能力将在行业实现断代式领先。”
何小鹏总结道,小鹏正以图灵芯片、大模型驱动为底层基础,构建“从车到人形机器人”的AI闭环系统,小鹏汽车将会率先跨越三条增长曲线,实现可持续的高成长。这三条增长曲线分别是AI技术栈自研与落地、全球化、人形机器人。
除了造车,小鹏还要造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小鹏汽车的第三成长曲线。
何小鹏宣布,小鹏汽车正推进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研发,目标是在2026年内实现推出。机器人将由量产场景数据驱动快速进化。
他说:“第五代机器人将搭载我们自研的图灵芯片,在端侧实现超强算力。”
小鹏从2021年起坚定地踏上了芯片自研之路,自研的图灵芯片已在2024年完成首次流片,一次成功,据称其算力为当前主流车端AI芯片的3~7倍,目前进展顺利。
何小鹏透露,第二季度已有车型进入生产环节,第三季度将迎来图灵芯片车型的更大范围放量;此芯片未来也将部署在人形机器人上,也就是说,小鹏将打通从“AI汽车”到“AI机器人”的全链路闭环。
但更重要的是,小鹏并非只做芯片,而是构建了芯片+模型+软件+编译器的一体化全栈架构,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模型和芯片的协同效果。
何小鹏表示,在我看来,物理世界AI技术的皇冠,在于芯片、模型、数据、infrastructure等:
“小鹏坚持芯片硬核技术的研发,将带来行业里最大的车端算力和端侧模型。”
小鹏预期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为10.2万~10.8万辆,同比增长高达237.7%~257.5%。二季度营收预期为175亿~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7%~130.5%。
此外,何小鹏表示,相信小鹏汽车强劲的增长势能会在2025年持续,小鹏计划在第二季度完成5款车型的年款升级或配置提升,并将在三季度推出2款重磅新车并实现交付放量。
何小鹏在电话会中透露,小鹏将在下半年迎来新品周期:
6月将预热发布G7车型,强化智能家轿矩阵;
三季度将推出全新一代P7,主打30万级豪华运动轿跑;
四季度,“鲲鹏超级电动车型”将进入量产,并实现“一车双能”的技术创新,有望成为打开更广阔人群的销量引爆点。
何小鹏表示,我相信鲲鹏超电的推出,将会帮助我们在国内和海外市场,触达到更广阔的客群,并且为我们带来的显著的销量增长潜力。
在销量和技术双轮驱动下,何小鹏表示:
“很有信心今年不仅实现销量翻倍以上的增长目标,我们有信心在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全年实现规模自由现金流。”
他强调,用更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支撑AI技术和产品研发的不断突破。
何小鹏提出一个概念:AI平权。
过去,城市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往往只有高配、高价车型才配备,而小鹏希望通过技术下放,让年轻用户也能在15万级车型上体验高阶智能化。
他透露,5月28日即将上市的MONA M03 MAX版本,将搭载图灵AI辅助驾驶系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高端科技,普惠共享”的普及行动。他称之为:
“汽车行业AI平权的里程碑。”
小鹏汽车的第二增长曲线——全球化,也开始快速跑步进场。
Q1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370%,继续位列中国中高端新能源出口第一;
新增超40家海外门店,市场拓展从欧洲(英国)到东南亚(印尼)多点开花;
何小鹏表示,未来三年,小鹏的海外业务将高速扩张,成为销量和利润双引擎。我们期待小鹏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进入全球,在多个区域开展研发制造和更加深度的本土化服务,打造一个定位在科技差异化的中高端全球品牌。
何小鹏表示,小鹏将在2025年推出覆盖AI汽车全场景的“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同时还在研发更大规模的云端模型和端侧模型。
他透露,下一步,小鹏汽车将会从L2+辅助驾驶的研发,开始向更高等级的L3和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发起冲击,期待会拉开代际领先。
何小鹏表示,2025年会是小鹏的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在AI汽车领域全面应用,并扩大代际领先优势的起点。
何小鹏透露,小鹏已经搭建起业内最完整、最具上限的全栈自研体系,包括:
鹰眼纯视觉方案(不依赖激光雷达)、
图灵大算力自研芯片、
云端超大规模大模型、
全本地部署的VLA模型、
整车EEA电子电气架构、
端到端物理仿真系统等。
何小鹏表示,这为我们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路线图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构建起对手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小鹏在中国汽车行业率先实现了不依赖激光雷达的城区智能辅助驾驶。
其核心就是“鹰眼纯视觉方案”,该方案研发难度高,但是安全和体验的上限大幅提高:
升级了视觉感知模型的容量、参数量和推理的频率,显著降低了辅助驾驶的反应延迟,用户体验与安全性同步提升。
已实现360°复杂场景下感知能力优化;
特别是在城市复杂道路、雨雪雾天气、掉头转弯等极端场景中,将用户驾驶体验和安全性都做到最佳;
芯片是肌肉,模型才是大脑。小鹏的大脑,不止聪明,还会自己变聪明。
小鹏目前正在训练一个720亿参数规模的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
背后是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万卡智算集群,云端集群的运行效率高达90%以上;
截至今年底,训练数据将超2亿条真实视频数据,覆盖全国多样驾驶场景。
这个大模型不仅看得懂世界,还具备持续学习能力:
通过强化学习(RL)+模型蒸馏,小鹏的大模型将不断进化,最终成为“超越人类老司机”的通用模型,推动L3/L4自动驾驶落地。
何小鹏表示,只有AI汽车具备聪明的大脑,会使最终体验远超于传统汽车,形成大脑-小脑-脊椎三能力的融合。
不只是驾驶,小鹏还在打造一个更聪明的车内伙伴。
何小鹏透露,小鹏智能座舱正开发一套全本地部署的多模态大模型系统,部署在图灵芯片之上,具备以下能力:
支持本地多语言交互;
即便无网络也能流畅运行语音;
提供更个性化、更安全的座舱体验;
为将来整车大脑能力的快速升级铺平道路。
他表示:
“只有具备聪明大脑的AI汽车,才会使最终体验远远超越传统汽车。”
总之,2025年的小鹏汽车,不再是简单讲销量、讲车型发布节奏的公司了。通过董事长何小鹏在最新一季度财报中的多次发言,我们看到的,是一家正在以AI为底座、以全球化为目标、以机器人为终点的科技公司。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