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华盛顿,正陷入一种奇特的节奏:嘴上硬,口袋空,心里慌。
面对高达37万亿美元的国债、持续高烧的通胀和内政难题,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有选择收缩战线,而是下了一道明晃晃的命令——对中国,双线出击,周旋到底。
一边是军方高级代表10月将出现在北京的香山论坛,一边是财长贝森特提前飞往马德里,与中方进行第四轮经贸谈判。
外交、军事、经济三线齐发,口号是“不能退”;但在国内,特斯拉CEO马斯克却摇头叹气:“政府已经没救了。”
两个世界,一幕戏剧。台上是“战术博弈”,台下却是“财政溃堤”。特朗普想用外交手腕稳住场面,但马斯克直接戳破窗户纸——这不是周旋,而是拖延。
特朗普的这次“双线出击”看上去像是协调动作,其实更像是左右互搏。
先说“香山论坛”。这是中国主办的地区安全平台,美方解释是“保持沟通、避免误判”。
这是典型的“对抗式接触”:不想脱钩,但得让中国知道,美国还在盯着你。
再看马德里。贝森特此行任务不轻:要谈关税、谈农产品,更要谈国债。
表面是谈贸易,本质上是在找买家。
两路人马代表了特朗普的“软硬双压”策略:一边用香山论坛维持安全上的谈话渠道,防止“擦枪走火”;
另一边在马德里试图用谈判换喘息空间,尤其是在财政层面稳住大局。
《华尔街日报》评价得很直白:“这是特朗普式的对华周旋艺术——既不想让步,也不敢摊牌。”
就在官方还在紧锣密鼓地部署时,马斯克的评论像一盆冰水泼在了华盛顿头上。
在9月的一场科技论坛上,马斯克罕见发火:“美国政府已经没救了。”
他没有兜圈子,直接亮出两组数据:第一,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7万亿美元;第二,仅利息支出就超过了五角大楼的全年预算。
换句话说,美国现在连借的钱利息都快养不起军队了。
这不是情绪化的批评,而是赤裸裸的现实。马斯克指出,美国财政已经进入“不可逆的赤字轨道”,而政府却还在打地缘政治的算盘,根本是“逃避问题”。
对马斯克而言,这不是国家的问题,而是企业的问题。高债务意味着高利率,高利率压缩了贷款空间、打击了投资意愿,连特斯拉这样的巨头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他警告:“我们不能再花别人的钱假装伟大。”
这番话之所以刺耳,是因为太真实。它把美国对外谈判的背景揭了个底朝天——美国不是在战略部署,而是在财政自救。
很多人误以为特朗普的强硬是自信,其实更多是焦虑。真正的底牌,藏在债务表上。
这次马德里谈判的“隐藏议题”,并不在公开议程上,而是在桌子底下——美国希望中方继续增持美债。
目前中国仍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海外持有者,虽然持仓已从高峰回落,但依然超过8000亿美元。
对一个每天靠借钱过日子的国家来说,债主的态度至关重要。
特朗普清楚,如果中国抛售美债,或者停止购买,美债收益率将飙升,财政将雪上加霜,连印钱都可能印不动。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矛盾的场景:一边在论坛上“对中国说不”,另一边在谈判桌上“恳请中国买单”。这不是战略,这是走钢丝。
《经济学人》曾用一句话评价这种模式:“一个债务成瘾的超级大国,正在用外交拖延破产的速度。”
特朗普的“周旋到底”,其实是“撑到底”。撑住财政、撑住市场、撑住选情。但问题是,这种周旋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往后踢。
这场“双线周旋”看似热闹,实则虚空。军方去香山谈“管控”,财长去马德里谈“采购”,但谁都不敢碰那个最核心的问题:美国还能撑多久?
马斯克已经给出了答案:“没救了。”这句话可能夸张,但不是空穴来风。当一个国家把债务当成常态,把印钞当成政策,把对外博弈当成遮羞布,问题迟早要爆。
特朗普的“两路人马”可能短时间内稳住局面,但如果债务这颗“核弹”不拆,任何外交手段都只是表面功夫。
真正的危机,不在北京,也不在马德里,而就在白宫后院。
这不是中国的问题,而是美国自己的病。面对这场自我加剧的财政失衡,任何“对华周旋”都只是延迟病情,而非治疗病因。
最终的账单,不会由中国埋单,而要美国自己买单。问题是:他们还买得起吗?
参考资料:
没救了!马斯克称美国政府已无药可救 对美国政府运作效率感到强烈失望——2025-09-10 21:03·金羊网
越俄法等上百国防务部门和军队领导将出席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2025-09-10 16:21·京报网
美财政部:下周在西班牙同中方会面——观察者网2025-09-12 17:19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