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掉中国“心肝肺”?不如换掉美国“大脑袋”!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从这轮中美之间的博弈来看,双方最近一两个月拿出来的都是灭绝级的筹码。中国打了稀土牌,稀土这个东西威胁到整个西方,包括美国在内,所有高科技的产业,尤其是军工复合体,基本上都在杀伤范围之内。现在要看美国怎么出牌了,它一定会就此做出强烈的反应。

其实在中美博弈一开始,也就是年初的关税战阶段,双方的思路还比较简单。美国当时的战术和战略思想很简单,我称之为“先进产业的压制、传统产业的保护、普通产业的转型”。

比如在芯片、光刻机,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飞机制造等美国最拿手的先进领域,美国不遗余力地压制中国发展,这是针对先进产业的压制策略;在传统产业方面,以汽车产业为例,美国主要采取高关税,保护本国产业免遭中国的竞争;在普通产业方面,像纺织品、玩具、服装这类产业,美国则通过梯次关税,引导甚至想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逐渐把中国的产品和供应链排挤在外,实现替代。

所以说美国一开始的战略是“有控制的脱钩”,其战略目标是“极限脱钩”——尽最大努力把中国的产业链排挤出去,同时确保这个过程平稳,不出现“翻车”。

当然,正是这一脱钩战略,必然迫使中国进行反击。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球供应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供应链,这就使得美国最初设想的“有控制的脱钩”战略难以实现,显得不切实际

我们可以做个形象的比喻:美国好比一个“大脑袋”,而中国则是其“身体”。美国原本以为,只需像换一条腿、一条胳膊那样做个局部“移植手术”就够了,结果越推进越发现,事情远非换手脚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连心肝肺和整个躯干一起更换。

如此大张旗鼓、大动干戈,全世界都看明白了——与其这么费事,倒不如直接“换个脑袋”,岂不是更简单?

实际上,在双方博弈的过程中,全世界都在一旁“吃瓜”,观察双方谁的弱点更多、谁能更有效地牵制对方。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针对稀土管制的各类反制措施和反制策略,从一开始就难以实现。

因为美国本质上只有一个“大脑袋”,却无法搞定“胳膊、腿、躯干乃至内脏”,所以即便反制措施听起来有道理,实际也无法落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财经   美国   心肝   中国   脑袋   产业   反制   稀土   关税   中美   战略   躯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