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国庆必涨的"硬通货",今年却集体"跳水"。
茅台、五粮液、中华烟等昔日抢手货,降价两三成仍门可罗雀。
超市里月饼礼盒堆成小山贴着清仓标签,烟酒店老板摇头感叹"这生意,真是越来越难做了"。
这个国庆假期,奇怪的事情正在全国各地上演。
先说白酒,飞天茅台从2999元直接跌到2599元,整整便宜了400块钱。
五粮液也没好到哪去,第八代五粮液单瓶价格比之前降了19块多,有些地方甚至跌到800块以内,可就算这样,销量还是上不去。
香烟市场更是让人意外,中华烟从60块降到50块,高端香烟价格普遍下调20%-30%。
但降价归降价,买的人却少了。
烟酒店老板都不敢多进货了,"以前大家抢着要,现在堆在那儿都落灰",国庆头三天,高端烟销量比去年少了45%。
月饼的情况也差不多,往年论盒卖的月饼,现在都是几元一个零卖,很多人就是简单买几个意思一下,今年月饼价格可能是历年来最低的一年。
就连日常的鸡蛋都便宜了不少,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鸡蛋批发价每公斤8.8元,较9月初下降了14.6%。
菜市场摊主喊得最欢:"4.4元一斤,比上周便宜8毛!"
大闸蟹也不例外,阳澄湖大闸蟹未上市便跌破百元一斤,梭子蟹更是以"论斤称"的方式亲民示人。
就连高端牛奶都放下了身段,特仑苏沙漠有机纯牛奶,之前卖118元一箱,现在99元就能拿下,降幅达到16%。
六大品类,集体降价,这在往年的国庆假期是很难想象的,更让人意外的是,降价幅度越大,销量反而越惨淡。
降价了,为什么还是卖不动?
说到底,是消费者的想法变了,以前买东西,很多人图的是面子,现在更看重里子。
拿白酒来说,年轻人更喜欢喝低度的果酒、预调酒,00后里才12%喝过高度白酒。
企业也在省商务吃饭的钱,以前聚餐人均酒水钱得300块,现在都改喝啤酒了。
香烟也是一样,现在大家越来越在意健康了,公共场所能抽烟的地方更少了,烟盒上的警告图也更吓人。
三成多抽烟的人都在少抽,年轻人更看重"要不要健康",而不是"想抽就抽"。
月饼的变化更明显,政策管得严了,四个部门一起盯着"天价月饼",包装不能超过三层,还不能用金银这类贵重金属。
78%的人都愿意买散装的,都说"吃着没差,还能省点包装钱"。
毕竟吃月饼就是图个团圆的意思,没人愿意为那些华而不实的包装多花钱。
就连买牛奶的心态都变了,75%的人买东西都会比来比去,60%的人更看重"东西好还不贵"。
再也不会傻呵呵为"高端"俩字多花钱。
中国社科院专家指出,当前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炫耀性消费转向实用性消费。
北京大学教授也认为,价格下降但需求不足反映了消费信心仍需进一步提振。
说白了,现在的消费者变得精明了,不再为面子买单,而是为价值付费。
消费者想法变了,但这背后有更深层的原因。
首先是政策引导,天价月饼被严管,香烟税率调整,控烟新规落地。
2025年香烟批发环节税率调整,从量税每支增加0.001元,叠加生产环节税负,经销商成本压力陡增。
室内禁烟罚款提高,烟盒健康警示图文扩大到65%,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就降了1.7%。
其次是供给充足,山东、河北这些主产区今年产能恢复,9月蛋鸡存栏量同比增了8%。
大闸蟹产量比去年多,全国在产蛋鸡存栏仍有13亿只左右,处于近五年均值高位。
供应多了,自然就便宜了,批发商说,往年国庆前都要囤货,今年根本不用,仓库里的货够卖半个月。
第三是观念转变,健康意识的觉醒让年轻一代重新定义了消费选择。
新型烟草抢生意,那种加热不烧的烟,因为"花钱少、烟雾小",成了不少人的新选择。
大家也不再迷信品牌标签,觉得阳澄湖大闸蟹溢价太高,转而选择其他产地的,认为性价比更重要。
数字化消费新模式也在兴起,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在国庆期间表现活跃,改变了传统的消费路径。
相比日韩等邻国,中国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更高,理性消费趋势更明显。
与2019年同期相比,高端消费品需求下降20%-30%,而刚需商品需求保持稳定。
这三股力量叠加在一起,推动着整个消费市场从"面子经济"向"理性经济"转换。
就像汽车换挡一样,市场正在寻找新的平衡点。
这种变化,其实是件好事,商务部评估认为,理性消费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
当消费者不再为虚头巴脑的东西买单,企业就得把心思花在产品质量上。
经济学家预测,2026年消费市场将进入新的平衡状态,供需关系更加合理。
预计第四季度消费将呈现"量稳价优"特征,消费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这种理性化并不意味着消费降级,而是消费的成熟。
就像一个人从年轻时的冲动消费,到中年后的理性选择,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欧美国家在经济调整期也出现过类似的消费结构变化,通常持续2-3年后趋于稳定。
从国际经验看,理性消费往往伴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当人们更注重性价比时,整个市场的效率也会提高。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更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以前买一斤鸡蛋要5块多,现在十块钱能买两斤多,炒鸡蛋都敢多放两个了。
降价后的特仑苏一天卖的量比之前翻了一倍,超市理货的阿姨说,"看来还是实惠最吃香"。
这种变化也给企业指明了方向,与其在包装和营销上花心思,不如在品质和服务上下功夫。
未来3-5年,那些真正能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而那些只会炒概念、玩噱头的品牌,注定要被市场淘汰。
消费理性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体现了消费者认知水平的提升。
当我们学会用更挑剔的眼光看待商品,用更理性的态度对待消费时,整个社会的消费文明就上了一个台阶。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