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刘翔以12秒91的佳绩夺得冠军,被称为当之无愧的飞人。
48场世界比赛,36次夺冠封神,5次打破亚洲记录。
他在田径场上创造的成绩,至今无人能够打破。
然而,本该继续夺冠之路,却两次因伤退赛,遭到了全网辱骂。
成为“罪人”的刘翔,无奈选择闭口不谈,背负多年骂名。
可直到一个人因贪1200万被公审,才洗脱刘翔多年的“冤屈”。
他是谁?又是如何“毁掉”刘翔的?
«——【·因伤退赛惨遭谩骂·】——»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前,男子110米栏的冠军领奖台上,站着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黑人选手,美国的金多姆、约翰逊,古巴的加西亚等。
以至于体育界长期流传着一个刻板印象:“黄种人在栏架上永远战胜不了黑人。”
直到刘翔的出现,彻底粉碎了这个“人种论”的偏见。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金牌。
这一成绩,不仅打破了“黄种人不能称霸短跑”的魔咒,也让刘翔成为中国田径中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
回国后,刘翔享受着空前的待遇,他代言的饮料里“我能”广告词,直接成了当年最火的流行语。
2006年瑞士洛桑,刘翔以12秒88的惊人成绩刷新世界纪录。
但相比于国外的比赛,无数人期待他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
由于火热,原价800元的门票被黄牛炒到数千元,决赛门票甚至高达2万元,只因为全国人民都期待在家门口见证刘翔再创辉煌。
怎料,当发令枪响后,刘翔竟然撕掉了号码牌,宣布退赛。
顿时,10万人的体育场瞬间陷入死寂,随后爆发出一片哗然。
“懦夫”、“逃兵”等侮辱性绰号铺天盖地。
尽管刘翔解释自己“真的顶不下来”,但很少有人愿意倾听这背后的真相。
原来,在奥运会前的训练中,刘翔的右脚跟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钙化点,随时可能断裂。
可向上级领导请示退赛时,却被要求“淡化处理”,只为了维持奥运氛围。
可当他站上赛场的那一刻,他也想过咬牙坚持,但是后果有可能是以后都无法站在赛场上,为了以后,他才决定退赛。
经过14个月的康复,刘翔在2009年重返赛场,并获得“三冠王”称号。
2012年,他状态回升,5月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以12秒97夺冠,6月再次登上世界排名榜首。
媒体开始宣传他将“王者归来”,公众期待他在伦敦奥运会上“一雪前耻”。
然而,奥运会前夕,刘翔的伤情再次恶化。
预赛前,伤情已经严重到需要打封闭针才能上场的地步。
刘翔本人曾向教练孙海平表示希望退赛,但这一请求被时任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否决。
这就导致刘翔在伦敦奥运会110米栏预赛,在攻第一个栏时摔倒,跟腱彻底断裂。
他强忍剧痛,单腿跳到终点,深情亲吻栏架,这一幕让无数观众泪目。
可讽刺的是,这次悲壮的坚持换来的仍是大多数人的辱骂,有人甚至质疑他在“作秀”。
2015年4月7日,饱受伤病和舆论压力的刘翔再也坚持不住,宣布退役,年仅32岁。
刘翔退役后,关于他两次奥运退赛的争议从未停止。
直到2023年,随着中国足坛反腐风暴的推进,一个关键人物的落马才让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前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
«——【·真相浮出·】——»
2023年,李毓毅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
经查,他从2004年起就开始贪污受贿,20年间非法收受财物达1200万元。
2024年3月,湖北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此案,李毓毅当庭认罪;8月,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并处罚金100万元。
随着李毓毅案审理,体育记者赵震和著名解说员韩乔生等业内人士陆续爆料:
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刘翔旧伤复发,医生曾明确表示若强行比赛可能导致“永久性伤害”。
刘翔本人和教练孙海平都倾向于退赛。
但那个时候,时任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当时正谋求升迁,需要刘翔的奥运成绩作为政绩筹码。
所以,他为了自己的前途,不仅对外封锁伤情消息,还对医疗团队施压,要求给他注射封闭针,甚至放话“就算爬也要爬到伦敦”。
也因为上级的施压,才导致了刘翔被迫上赛。
而此次事件也向我们反映了一个大问题,中国体育体制中的“唯成绩论”。
在这种思维下,无论是田径运动员还是现在人们关注的兵乓运动员,运动员的健康和职业生涯往往被置于政绩和金牌之后。
而这种主义作风不仅葬送了一位天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也让国家失去了一位可能创造更多辉煌的体育偶像。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刘翔两次退赛引发公众愤怒时,这些决策者却保持沉默,任由运动员独自承受舆论风暴。
直到他们自己因腐败落马,当年的黑幕才被揭开。
«——【·迟来的正义·】——»
2015年刘翔的退役仪式上,那句“我从未后悔”的告别词曾让无数人动容,如今看来却像是对体坛控诉。
2019年,一位网友发布:“刘翔是唯一在直线跑道上真正打败黑人的运动员,甚至白人也没能做到他的成就。”
这条微博获得广泛转发,许多人开始反思:“我们欠刘翔一个道歉。”
这种反思背后,是新一代观众对体育本质认知的升华:当全红婵说“想赚钱给妈妈治病”获得理解。
当苏炳添9秒83虽无牌仍被奉若神明时,中国社会终于学会了将运动员还原为“人”。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刘翔真相的揭露和近年来公众观念的进步,这种风气正在改变。
2023年德班世乒赛混双决赛上,王楚钦和孙颖莎输给张本智和/早田希娜,舆论更多是鼓励而非指责。
如今,刘翔受聘为上海体育学院客座教授,传授田径经验。
同时,他参与青少年体育项目,通过品牌合作推动基层田径发展,强调“体育不仅是竞技,更是教育”。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