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为桥 京泉共织AI梦
“泉州杯”北大1898创新大赛人工智能专场决赛在泉举行
泉州网10月21日讯(融媒体记者宋尧 通讯员林小宇)当北大智慧遇上泉州制造,会擦出怎样的火花?10月20日,“泉州杯”北京大学1898创新大赛·人工智能专场决赛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人才创新服务中心举行。
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一场产业与创新的深度对话。从6月启动到10月收官,这场赛事横跨南北,串联起高校科研力量与地方产业需求,成为泉州“以赛聚才、以才促产、以产兴城”战略的生动注脚。
决赛路演现场 (市委组织部供图)
一场赛事,两种视角。决赛阶段,主办方创新采用“现场路演+实地考察”的双轨模式。在路演环节,来自全国的AI团队亮出技术家底,从算法优化到场景应用,从商业模式到市场前景,展现出一幅幅智能未来的生动图景。在实地考察中,北大团队走进泉州企业的车间与产线,直面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痛点与需求。一边是前沿技术的“供给方”,一边是产业升级的“需求侧”,双方在泉州这片热土上找到了交汇点。
评审环节,专家不仅看技术的创新性,更看重项目与泉州产业的适配度、落地转化的可行性。赛事设置紧密围绕泉州产业需求,坚持“赛道跟着产业走”,旨在从源头为泉州AI产业发展“掌舵”。正如一位参赛者所言:“这里不只是展示技术的舞台,更是理解产业、对接需求的窗口。”
赛事收官,服务才刚起步。对于这些脱颖而出的高质量项目,泉州提供的远不止一纸奖状。一套集“资本+平台+政策”于一体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已经就绪:对接本地产业基金,解决资金难题;开放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海丝数字城产业园等载体,提供研发空间、算力支撑与产业链配套,真正实现“赛事结束,项目落地”。
引凤筑巢,更需暖巢留凤。如何让这些创新种子真正在泉州生根发芽?泉州以人才“港湾计划”为统领,系统构建了“1+5+N”人才政策体系。对来泉稳定就业或创业的青年人才,博士研究生最高可获15万元生活补贴和12万元购房补助;对确认为我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更可享受最高100万元安家补助和100万元工作经费。从子女教育到医疗保健,一系列贴心服务旨在全方位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泉州将做好赛事后半篇文章,积极推动创新成果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汇聚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资源与顶尖人才,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加速培育面向未来的新质生产力。
责任编辑:黄冬虹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