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恶意”的标签,乡愁是否就找到了它的解药

故乡,是否还守在游子心最近的地方?


1. 那声“恶意返乡”里的神伤,终会被家乡的炊烟熨平

有人说,游子心里装着两个故乡:一个是地图上清晰的地名,另一个是藏在行囊里的牵挂。是临行前母亲塞进行李的猪血丸子,是老屋里父亲擦了又擦的旧藤椅,是资江晚风里飘来的桂花香。

可曾有一段日子,当我们攥紧车票,把“回家”在心底默念百遍,却猝不及防撞见“恶意返乡”四个字。那一瞬,像一盆微凉的水,浇熄了满心的滚烫。

那时,多少人在手机屏幕前反复确认通知,手指悬在购票键上迟迟不敢落下;多少人电话里对父母说“今年不回了”,挂断后却对着万家灯火红了眼眶;多少人风尘仆仆想扑进家乡的怀抱,却在“管控”“劝返”的字眼里,尝尽归乡路的酸涩。

游子不怕路途遥远,也不惧隔离辛苦。怕的,是那一颗“想回家”的真心,被贴上“恶意”的标签:仿佛我们跨越山海的奔赴,不是为见亲人一面、不是为吃一口家里的热饭,反倒成了一种“过错”。

后来,日子渐渐平复。再想起那段时光,心中仍有钝痛。甚至恍惚:是不是家乡不再盼我们归去?是不是那份刻在骨血里的乡土情,真会被这四个字磨淡?直到春风又绿资江岸,直到老家发来视频:猪血丸子正冒着热气,院里柿子树果实累累,一句“等你回来摘”轻轻传来。我们忽然明白:让我们受伤的,从来不是家乡本身,而是特殊时期一句不当的表述,一段略显混乱的过往。

家乡从来不是冰冷的政策文字,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件件温暖的事拼成的模样。它记得你在百年银桂树下追蝴蝶的童年,记得你第一次离家时哭红的眼,记得每次通话里亲人那句“在外照顾好自己”的牵挂。

那些被“恶意返乡”刺痛的瞬间,像衣服上不小心蹭到的污渍,或许会留下淡淡痕迹。但只要想起家里的灯光、亲人的笑容,想起村口那等待的身影,就像用温水慢慢搓洗——痕迹,终会渐渐淡去。我们都是被家乡养大的孩子。归乡的路或许偶有坎坷,但对故土的眷恋,从不是一句错话就能轻易打碎的。

雨过之后,资江水依然清澈流淌,老屋炊烟依旧袅袅升起,亲人的等待仍在岁月里绵长。那些“发疯似狂的岁月”终成过往。藏在我们心底的家乡情怀,会在一次次重逢中,重新变得滚烫。下次再踏上归途,不妨先给家里打个电话,说声“我快到了”。推开车门那一刻,你会发现:风里都是熟悉的味道,亲人笑容里没有一丝“嫌弃”,只有“终于等到你”的欣喜。

原来,所有伤痕都抵不过一句“回家了”。所有委屈,都会被家乡的烟火气轻轻抚平。往后的日子,愿每一份“归乡的真心”都被温柔以待,愿每一个游子都能顺遂奔赴故乡,愿我们心中的乡土情,永远清澈、永远滚烫。




2. 当“恶意返乡”的标签淡去,我们该如何拾起对故乡的深情还记得初见“恶意返乡”四字时的感受吗?心里那“咯噔”一下,仿佛最珍贵、最柔软的东西,被一双无形的手粗暴打碎。那个承载我们成长记忆与血脉亲情的地方,竟用防备和审视的姿态,将游子的思念定义为“恶意”。被刺伤的,何止是行程世俗所谓的“恶意”,是伤害,是破坏。

而游子心中那份跨越山水的思念——想在年夜饭桌上陪父母喝一杯酒、想在熟悉街角走一走的热望——何时竟与“恶”字沾了边?这轻飘飘的四个字,沉重地砸在心上:· 它否定的,是我们情感的正当性。回家,成了一种需要被审判的冲动。· 它割裂的,是游子身份的归属感。我们仿佛成了需要严加防范的“异类”。

· 它玷污的,是“团圆”这个最温暖的文化基因。千百年来刻在骨子里的情愫,一夜之间,竟显得如此“不合时宜”。对家乡最本能的眷恋,被贴上冰冷标签。许多人的故乡情怀,正是在那一刻,悄然变味。有东西,碎裂了。时代的尘埃,掩不住人性的温度如今回望,那段“发疯似狂的岁月”,正逐渐被历史的尘埃轻轻覆盖。

人们终于更清晰地看到:那更像是一个特殊时期的集体失语,是面对未知恐惧时,一种简单化甚至粗暴化的管理标签。它在情感上深深伤害了我们吗?是的。但它能定义我们与故乡的真正关系吗?绝对不能。请相信,标签是暂时的,而土地的记忆是永恒的。故乡的老桂树、斑驳的墙壁、巷口的炊烟,它们从不曾将游子的思念定义为“恶意”。它们一直在那里,沉默见证,温柔等待。疗愈,从重新定义开始所谓的“疗愈”,不是要我们遗忘那段荒诞,而是以更强大的内心,去理解并超越它。

· 将“政策”与“故乡”分开 那个标签,是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它不是家乡的声音,更不是亲人的心声。母亲电话那头的哽咽,父亲欲言又止的牵挂:那才是故乡真实的心跳。

· 看见自己的坚韧与勇敢

在那般艰难境况下,我们依然为团聚想尽办法。那份在压力下依然勃发的情感冲动,恰恰证明了我们内心的爱有多么深沉和坚韧。我们不是“恶意”的,我们是“深情”的。

· 让故乡情结在理解中重生

经此一役,游子对“故乡”的理解或许更为复杂。它不再只是那个无条件接纳游子的乌托邦,而是一个也会犯错、也会迷茫的真实故土。这份褪去理想化滤镜后的爱,或许更真实、更成熟。我爱它,连同它的不完美。前方,爱永远在场如今烟云渐散,生活重归正轨。游子终于可以自由背上行囊,奔向那个叫做“家”的方向。

请把那段不愉快的记忆轻轻放下。那不是你故事的结局,只是其中一页略显沉重的插曲。真正恒久的,是爱。是母亲亲手种的凉薯,是父亲珍藏的老酒,是乡音未改的发小叫你的一声声乳名。

历史的这一页已经翻过。而游子,都在回家的路上。愿所有的归途,都能被温柔以待;愿每一次团圆,再无阴霾。


本文献给所有曾被刺伤,却依然走在回乡路上的游子。如果这些文字触动了你,欢迎分享,让温暖流入更多人的心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美文   乡愁   解药   恶意   标签   游子   故乡   家乡   亲人   猪血   炊烟   定义   桂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