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给足全红婵排面!罕见6分钟报道,最后安慰她的那段话封神了

“18岁的全红婵,欢迎你进入成年人的世界,人生也可以学会适时的转弯,甚至掉头。”

全运会开幕式还没拉开大幕,当全红婵带着双人10米台第五名的成绩结束征程时,央视CCTV5这席话刷爆了全网。

一个刚成年的姑娘,没拿到奖牌却收获国家级媒体6分钟专题报道,更被送上如此戳心的安慰——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比拿金牌还值得被铭记?

要搞懂这事儿的分量,得先掰扯清楚全红婵这次全运会的“特殊处境”。

大家都知道她是东京奥运会一战封神的“水花消失术大师”,14岁拿奥运金牌、15岁拿世锦赛冠军,不到16岁就凑齐了跳水大满贯。

可这次全运会,她是带着伤病上场的。赛前训练时肩伤复发,连抬手都得咬着牙,教练好几次劝她减量,她却攥着毛巾说“再练一组,不然对不起搭档”。

就是这样带着伤,她和搭档王伟莹拼下了广东队的团体金牌,这也是本届全运会跳水项目的首金。可到了双人10米台决赛,意外还是发生了。

第二跳407C动作,她因为肩伤没控制好身体姿态,水花压得不如以往完美,得分一下子掉了下来。后面几跳再怎么追,最终也只拿到第五名,没能站上领奖台。

换作别的运动员,丢了奖牌可能会被骂“状态下滑”“飘了”,可全红婵这儿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赛场边的观众举着“红婵加油”的灯牌喊到嗓子哑,网上的评论区更是一片暖心:“第五名怎么了?带伤作战已经赢了”、“她才18岁,难道要一辈子活在金牌里?”

更绝的是央视,居然破天荒给一个没进前三的运动员做了6分钟专题,从她的训练细节讲到家人的牵挂,最后那段安慰的话,直接被网友封为“年度最暖媒体发言”。

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一段安慰的话吗?至于这么夸张?还真至于。咱们先看第一个例子,同样是天才少女的伏明霞,14岁拿奥运金牌时比全红婵还小,可她19岁巅峰期选择退役读书,当时多少人骂她“浪费天赋”“脑子进水”。

直到多年后大家才明白,她只是不想被金牌绑架。

再看体操名将程菲,北京奥运会失误丢金后,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她在采访里哭着说“我不敢回家”,那段时间连出门都要戴口罩。

还有乒乓球运动员王皓,三次奥运亚军被骂“千年老二”,直到退役多年,还有人拿这事戳他的心。

对比之下你就懂了,全红婵有多幸运。她没拿到奖牌,却没人逼她“必须夺冠”,反而有央视这样的权威媒体告诉她“掉头也可以”。

这背后,其实是我们整个社会对“成功”的理解,终于开始变了。以前我们总觉得,运动员就该拿金牌,天才就该一直巅峰,可谁规定18岁拿不到奖牌就是失败?谁又规定冠军必须一辈子站在赛场上?

全红婵的故事里,最戳人的从来不是金牌,而是她身上那股“少年老成”的韧性。她出生在广东湛江的农村,爸妈靠种甘蔗和橙子谋生,还有个生病的弟弟。

10岁被教练选中去跳水时,她跟爸妈说“我要拿冠军,给弟弟治病”。

从那以后,别的小孩在玩洋娃娃、打游戏的时候,她每天要练400多次跳水,冬天池水凉得刺骨,她跳得嘴唇发紫也不喊停。

14岁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她紧张得睡不着觉,却在跳台上跳出三个满分,把“水花消失术”变成了自己的名片。

这次全运会结束后,全妈妈接受采访时说的话更让人破防。她压根没问成绩,只反复说“红婵瘦了,要多吃点,胖点才好”。

还透露全红婵每个月都会把工资寄回家,从来不说训练有多苦,每次打电话都只说“妈,我挺好的,别担心”。

你看,家人在乎的从来不是金牌,而是那个18岁的小姑娘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受伤。

可我们以前总盯着奖牌榜,却忘了运动员首先是个人,是个会疼、会累、会难过的普通人。

就像网友“跳水迷阿凯”说的:“我看了全红婵训练的视频,她跳完最后一跳后,悄悄揉了揉肩膀,还对着搭档笑了笑说‘对不起啊,没跳好’。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比金牌更珍贵的,是她输了也不怪别人、疼了也不喊苦的样子。” 还有网友“老母亲的心声”留言:“我女儿也18岁,每天为了高考熬夜,我都心疼得不行。

全红婵18岁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输了还能笑着面对,这已经比很多成年人都强了。”

其实不止全红婵,现在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开始明白,人生不是只有“夺冠”这一条路。

比如前体操冠军刘璇,退役后考上北大,当演员、做主持人,活得比当运动员时更精彩;还有跳水奥运冠军吴敏霞,退役后结婚生子,现在经常分享育儿日常,脸上的笑容比拿金牌时还灿烂。

他们都用自己的经历证明,所谓的成功,从来不是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是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回到全红婵身上,央视那段话之所以能“封神”,根本原因是它说出了我们所有人想说却没说出口的话:我们希望她夺冠,但更希望她快乐;我们敬佩她一往无前的勇气,但更理解她适时转弯的选择。

18岁的年纪,有的人还在为考试成绩发愁,有的人还在跟爸妈闹别扭,而全红婵已经扛着国家荣誉、家庭期望拼了8年。

现在她有权利说“我累了,想歇一歇”,有权利选择不做“跳水天才”,只做一个普通的18岁少女。

全运会的赛场还在继续,奖牌榜还在不断更新,但全红婵的故事已经超越了成绩本身。

它让我们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强者?是永远站在巅峰不下来吗?还是就算摔下来,也有勇气爬起来,选择另一条路重新出发?我想答案是后者。

因为夺冠只是一时的荣耀,而接纳不完美、勇敢做自己,才是一辈子的底气。

最后想对全红婵说:18岁的世界才刚刚开始,金牌只是人生路上的一颗糖,不是必需品。

如果你还喜欢跳水,我们等着看你再次跳出“水花消失术”;如果你想休息,想读书,想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我们也会为你鼓掌。

因为真正的英雄,从来不是永远赢,而是敢于选择自己的人生——哪怕这条路,没有金牌,没有掌声,只有平凡的快乐。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体育   罕见   央视   金牌   全运会   跳水   运动员   水花   奖牌   封神   冠军   搭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