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考古发现填补商代中期工匠家族墓地的空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京发布近五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总计12项,涵盖田野发掘和研究阐释两大方面。其中保护《河南安阳洹北商城手工业作坊区墓葬2015—2020年的发掘》报告。

《大山前第Ⅰ、Ⅱ地点发掘报告》揭示了大山前遗址在半支箭河中游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中心地位,廓清了赤峰地区由夏家店下层文化至夏家店上层文化,乃至战国时期遗存在文化发展上的连续性,深化了对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群的分期及其年代的认识,证实该区域青铜时代主营粟作的经济形态。

《泉州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20年·泉州市舶司遗址2019—2021年》公布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20年、泉州市舶司遗址2019—2021年考古调查发掘成果,修正了该遗址宋元时期水池遗迹的南岸线位置,提出泉州市舶司遗址的四至范围大致为西南依竹街、东北到马坂巷西侧道路和马坂巷之间、东南至水门巷、西北靠三堡沟的认识。

《河南安阳洹北商城手工业作坊区墓葬2015—2020年的发掘》报告,详细披露103座墓葬的发掘收获,揭示部分墓主生前从事青铜铸造,且该区域是生产、生活与埋葬一体的作坊区。墓地的规划性、俯身葬等独特葬俗及人骨反映的生存状况,为研究中商时期墓葬制度、洹北商城性质提供了关键资料,丰富了对商代手工业者群体及社会生活的认知,填补了商代中期工匠家族墓地的空白。

《文明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这部著作,以最新考古资料呈现了学界关于人类起源、文化演进、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发展等重大学术问题的最新思考,有助于深入了解远古东方人类的独立演进、中国农耕文明的起源发展,五千多年多元一体的文明脉络,彰显了考古学的时代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历史   殷墟   商代   工匠   墓地   空白   家族   遗址   墓葬   北商   泉州市   泉州   下层   文化   作坊   安阳   起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