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 评测—轻量化大光圈远摄变焦佳作

对摄影师而言,若说第一支必备镜头是标准变焦,那第二支很可能是远摄变焦。这类镜头通常需在“最大光圈”与“体积、重量、价格”间妥协,而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旨在打破这一困境——既拥有F2.8大光圈,又具备F4镜头常见的便携性与性价比,有望成为索尼E卡口的热门远摄镜头。

一、总体印象

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以便携体积呈现卓越成像,是传统70-200mm F/2.8镜头的优质替代选择。

1. 优势

- 全焦段全画幅锐度出色,细节表现顶尖

- 作为F2.8远摄变焦,便携性远超同类

- 自动对焦快速且静音,体验流畅

- 配备USB接口,支持自定义与固件升级

2. 不足

- 未校正文件中暗角较明显

- 无独立光圈环,光圈调节依赖相机

3. 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核心参数速览

- 镜头类型:大光圈远摄变焦镜头

- 适配机型:全画幅相机

- 防抖性能:内置光学稳定系统(VC)

- 对焦性能:最小对焦距离30-85cm(70mm端30cm,180mm端85cm)

- 滤镜接口:67mm规格

- 尺寸重量:156.5mm×83mm(长度×直径),重量855g

- 兼容卡口:索尼E卡口

腾龙70-180mm G2二代防抖大光圈70-180G2微单镜头70180尼康Z卡口 ¥6980 购买


二、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核心特性

腾龙为这款镜头设定的核心目标是“控制体积”。不同于多数同级别镜头采用的内变焦设计,它创新性地使用外伸式变焦机构;同时配备67mm滤镜接口,与腾龙多款E卡口镜头通用,降低用户滤镜成本。镜头专为全画幅设计,也可适配APS-C画幅A6000系列机型,等效焦段达105-270mm。

(镜头卡口周围设有密封胶圈,可防止灰尘与水分进入相机)

光学结构上,镜头采用全新设计的15组20片镜片,包含3片低色散(LD)镜片与1片超级低色散(XLD)镜片,有效抑制色差;更值得关注的是,它还配备3片非球面镜片(2片玻璃模制、1片混合式),确保全画幅范围内的锐度表现。镜头表面覆盖第二代宽带抗反射涂层(BBAR-G2),可大幅减少眩光与鬼影。

光圈 diaphragm(光圈膜片)由9片圆形叶片组成,光圈范围F2.8-F22;对焦采用内驱设计,由腾龙VXD(音圈超扭矩驱动)线性马达驱动,对焦快速精准。最小对焦距离随焦段变化,70mm端30cm、180mm端85cm,对应最大放大倍率分别为0.38倍与0.21倍。

(与腾龙多款镜头一致,70-180mm G2采用67mm滤镜接口)

镜头内置光学稳定系统(VC),可抵消相机抖动导致的画面模糊,并能与多数索尼E卡口相机的机身防抖(IBIS)协同工作。腾龙官方表示,焦段低于100mm时,镜头会采用AI技术优化视频录制时的防抖响应,提升视频稳定性。

镜筒采用防泼溅结构,操控部件与活动部位周围均设有密封件;前镜片涂有防油防水氟涂层,便于清洁。包装内附赠深款花瓣形遮光罩,不使用时可反向紧密安装在镜筒上,节省收纳空间。

(USB-C接口支持固件升级与镜头功能自定义)

镜头还创新性地内置USB-C接口,可连接电脑或安卓手机,通过免费的“腾龙镜头管理软件(Tamron Lens Utility)”升级固件,或根据个人习惯自定义操控功能。部分用户可能担心接口无保护盖,但无需担忧密封性——类似旗舰手机的裸露接口设计,仍能保证整体防水防泼溅性能。

三、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做工与操控体验

这款镜头最显著的优势,是相较于70-200mm竞品的极致便携性:直径83mm、长度156.5mm、重量855g,体积与重量仅为索尼FE 70-200mm F2.8 GM OSS II的五分之四。笔者将其与全画幅索尼Alpha A7R V搭配测试,整套设备平衡感极佳,握持舒适。

(镜头变焦至180mm时会向前延伸,包装内附赠深款花瓣形遮光罩)

宽大的变焦环位于镜筒前端,位置贴合左手自然握持习惯,便于操控。镜筒侧面设有小型变焦锁定开关,可将镜头锁定在70mm焦段——若不锁定,携带时镜头可能因自重轻微延伸,但影响不大。

手动对焦环靠近相机机身,拍摄时不会与变焦环混淆操作。与竞品不同的是,这款镜头未配备独立光圈环,光圈调节需通过相机拨盘完成。

(镜头按键可搭配三档位Custom开关,分配三种不同功能)

镜筒左侧设有一枚功能按键,位于三档位Custom(自定义)开关下方——需结合腾龙镜头管理软件使用:根据开关档位,可将按键设置为不同功能。

笔者将其设置为:档位1切换AF/MF(自动/手动对焦),档位2启动AF锁定,档位3将手动对焦环切换为光圈调节。这种设计巧妙利用有限的操控部件,最大化提升了操作灵活性。

(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搭配镜头盖、反向安装遮光罩的收纳状态)

四、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自动对焦性能

腾龙70-180mm F/2.8 G2的自动对焦表现令笔者印象深刻:速度快、精度高,且运行近乎无声。镜头能完美兼容索尼所有先进对焦功能,包括主体识别与追踪。

(自动对焦快速、静音且精准。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2.8,快门1/2000s,焦距180mm,感光度ISO800)

实际使用中,AF-S(单次自动对焦)模式下拍摄的画面几乎均能精准对焦;连续自动对焦(AF-C)与追踪对焦模式表现同样出色——以10fps连拍火车等体型较大、运动轨迹可预测的物体时,仅少数画面存在轻微失焦,成功率极高。

与多数镜头一致,拍摄远离相机的物体时,轻微失焦的概率略高于靠近相机的物体,但这些画面仍能满足多数使用需求。

(图为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的变焦锁定开关)

唯一明显的对焦挑战,是拍摄动作不可预测的敏捷野生动物——但这类题材的用户通常会选择更长焦段的镜头,因此影响有限。

视频录制时的对焦表现同样优秀:焦点切换顺滑精准,且对焦噪音不会对音频录制造成明显干扰。需注意的是,目前仅索尼原厂镜头能支持4K 120p视频录制(或Alpha A9 III的120fps连拍)时的连续对焦,这款第三方镜头暂不支持该功能。

(自动对焦与索尼相机的主体识别功能无缝协同,此为APS-C裁切模式样片。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2.8,快门1/2000s,焦距180mm,感光度ISO400)

手动对焦体验同样出色,对焦环响应精准直观。通过腾龙镜头管理软件,可自定义对焦环的操作逻辑——笔者将其从默认模式改为“线性操作”(类似索尼原厂镜头),旋转180°即可完成从最小对焦距离到无穷远的切换,手动对焦精度大幅提升。

五、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成像表现

既然这款镜头的操控与对焦表现已十分出色,那成像质量究竟如何?尽管作为大光圈远摄变焦,它的价格相对亲民,但仍不便宜,需具备匹配的性能。幸运的是,它的表现完全达标——能拍出锐度惊人、细节丰富的画面,同时呈现美观的焦外虚化效果。

(镜头全画幅范围内细节表现极佳。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8,快门1/400s,焦距70mm,感光度ISO100)

在常规拍摄距离下,全焦段即便F2.8全开光圈,锐度也堪称顶尖。搭配A7R V的6000万像素传感器,全画幅范围内的细节丰富到令人惊叹。当然,远摄变焦镜头的景深本就较浅,需确保对焦精准——查看6000万像素文件的100%细节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可见长焦端全开光圈时,锐度表现仍十分出色。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2.8,快门1/800s,焦距166mm,感光度ISO100)

若吹毛求疵,仅在180mm焦段的极端角落,能发现极轻微的柔化——但完全不会影响整体画面,将光圈收缩至F4或F5.6后,全画幅锐度即可达到“锐利如刀”的水准。

与多数现代镜头一致,腾龙建议用户开启相机内置的软件校正功能(针对畸变、暗角与色差)。开启后,画面无任何色边,边缘直线也能保持笔直,成像纯净度极高。

(通过软件校正畸变、暗角与色差后,画面纯净度出色。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8,快门1/125s,焦距80mm,感光度ISO100)

若关闭校正,70mm焦段会出现轻微枕形畸变,且随焦段增加逐渐明显。对多数题材而言,这一问题影响不大,但笔者个人建议始终开启畸变校正。

未校正时,暗角同样明显——全焦段F2.8全开光圈下,画面角落会显著变暗;F4时暗角大幅减弱,F5.6时完全消失。开启机内校正后,JPEG与RAW文件的暗角问题可一键解决。

(远摄镜头景深较浅,查看100%细节时尤为明显。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8,快门1/400s,焦距180mm,感光度ISO100)

需注意的是,Adobe软件默认假设“未开启暗角校正”,会自动叠加校正效果——若机内已校正,可能导致“双重校正”,出现角落过亮的情况,需手动将暗角校正滑块调至0。

镜头的近摄表现同样出色,70mm焦段下效果最佳:不仅放大倍率最高,大光圈下的锐度也最优秀;且拍摄距离舒适,镜头前端到被摄体约12cm,便于布光与构图。

(70mm焦段近摄表现优秀,锐度高且焦外虚化自然。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2.8,快门1/640s,焦距70mm,感光度ISO200)

唯一可能出现轻微锐度下降的场景,是在长焦端(接近180mm)、靠近最小对焦距离且使用大光圈拍摄时——此时放大查看画面,对焦区域周围可能出现轻微“光晕”,这是球面像差的典型表现。

但即便如此,换来的是极为美观的背景虚化,能让主体从画面中脱颖而出,整体利大于弊。

(长焦端也可拍摄近摄题材,但像素级锐度略逊。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2.8,快门1/640s,焦距180mm,感光度ISO100)

总体而言,焦外虚化效果十分出色。F2.8光圈下,受暗角影响,画面角落会出现明显“猫眼”效应,部分场景下可能呈现旋转变形——有时能增添画面趣味,有时则会分散注意力,但整体焦外表现仍属优秀。

(光学防抖有助于手持慢门拍摄时保持画面清晰。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8,快门1/20s,焦距87mm,感光度ISO3200)

腾龙的光学稳定系统(VC)同样表现可靠。对这类远摄镜头而言,防抖的核心价值并非“支持慢门拍摄”,而是“稳定构图”与“确保临界快门速度下的画面锐度”——在这两点上,它的表现完全达标。

Tamron/腾龙70-180F2.8G2全幅中长焦风景旅游70180二代镜头 ¥7480 购买


六、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评测总结

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为传统70-200mm F/2.8镜头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以便携体积呈现卓越成像,自动对焦性能出色,且相比前代新增了实用的光学防抖功能。

这款镜头的缺陷极少:180mm长焦端虽比70-200mm短20mm,但实际使用中影响不大,作为“体积换焦段”的妥协完全可接受;无独立光圈环的设计,对习惯相机拨盘操作的索尼用户而言,也并非问题;而巧妙的自定义开关与按键,进一步弥补了操控部件的不足。

(腾龙70-180mm F/2.8 G2的细节还原能力出色。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8,快门1/200s,焦距140mm,感光度ISO3200)

综上,对于想要大光圈远摄变焦,却顾虑传统70-200mm镜头“笨重昂贵”的用户,这款镜头无疑是理想选择。它尤其适合人像、细节题材摄影师,而非体育、野生动物等需要超长焦的用户。尽管在部分技术指标上,它可能略逊于索尼、适马的70-200mm F/2.8镜头,但差距极小,且价格更亲民。对绝大多数索尼E卡口用户而言,这或许就是完美的远摄变焦镜头。#头条活动市集##万能生活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数码   腾龙   光圈   佳作   变焦   镜头   相机   索尼   画幅   感光度   焦距   画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