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帮孩子找“阿贝贝”的帖子火了,一个破旧的毛绒熊、一条洗得发白的小毯子,丢了能急得全家团团转。很多家长头疼,说这玩意儿黏在手上,脏兮兮的还分不开,是不是太依赖了?

打住!先别急着给娃贴标签。这个被娃视若珍宝的“阿贝贝”,在咱们大人眼里可能就是块破布,但在孩子心里,那可是他的“情感铁哥们儿”,是心理学上说的“过渡性客体”。
这词儿听着玄乎,其实特简单。你想啊,小婴儿刚出生,觉得妈妈就是全世界,一离开就抓心挠肝地慌。可慢慢他发现,哦豁,原来我妈是个独立的人,不会24小时焊在我身上。这时候,巨大的不安全感就来了!
“阿贝贝”就是在这个时候闪亮登场的“救兵”。它有妈妈的味道,摸着舒服,最重要的是,它永远都在,不会说“不”。它成了孩子心中那个“理想妈妈”的化身——一个绝对安全、永远陪伴的“小替身”。
所以,当孩子抱着它啃、闻、捏得油光锃亮时,他不是在恋物,他是在给自己充电,是在告诉自己:“别怕,我还有个伴儿呢!”
当然,你可能会说,那都上学了还抱着怎么办?别急。绝大多数孩子,随着社交圈扩大,心里越来越有底气,自然会慢慢和“阿贝贝”解绑。但注意,如果家里搬家、换学校、或者二胎出生了,这些“环境巨变”都可能让娃退行,重新紧紧抓住这个老伙计求安慰。这时候,强行夺走才是最残忍的。
说到底,谁心里还没住着个孩子呢?成年人的世界里,那个让你安心的“阿贝贝”可能是一首歌、一件旧衣服,或者一个让你能卸下所有防备的爱好。
所以,下次再看到娃抱着他的“阿贝贝”,别再愁眉苦脸了。笑着看他一眼吧,那是他童年最温柔的伙伴,也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那个渴望被永远拥抱的小孩。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