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雅鲁藏布江电站开建!西方媒体全不吭声了,莫迪不是不想发难

2025年7月19日那天,总理亲自去西藏林芝,敲了开工的锣,这项目总投资1.2万亿人民币,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能到3000亿千瓦时,差不多是三峡大坝的三倍大。这么大的工程,搁谁身上都得瞪大眼睛瞧瞧,尤其是下游的印度和孟加拉国那边,肯定得捏把汗。

先说说这电站的基本情况吧。它不是一个单体坝,而是五个梯级电站连着建,主要用截弯取直和隧洞引水的办法。雅鲁藏布江在西藏那块儿落差大,水流急,资源丰富,中国早几年就规划了这个。官方说,这工程不光发电,还能拉动西藏经济发展,建配套的路网和电网啥的。发电主要外送,少部分本地用,目标是帮中国实现碳中和,减少煤炭依赖。数据上看,年减排二氧化碳能到好几亿吨,这对环保来说是实打实的贡献。

印度那边呢,一直对这个项目挺敏感的。雅鲁藏布江流到印度就叫布拉马普特拉河,是东北部几个邦的主要水源,养活着上亿人。印度外交部今年1月份就说过,关注中国在上游建坝的事儿,得确保下游用水安全。甚至拉着美国聊过环保影响啥的。但开工那天,印度官方没啥大动作,莫迪也没公开表态。为什么呢?可能有几个原因。印度知道中国提交了20年的水文数据给联合国,证明不会大幅改变下游径流。中国外交部也反复说,不会影响下游生态,还承诺保持自然流量。印度自己也在边境建监测站,卫星盯着上游变化,但没必要闹大,因为事实摆在那儿,硬怼没啥好处。

再聊聊莫迪的处境。他不是不想发难,但现实摆着。印度经济依赖中国稀土出口,国防和电子产业离不开这个。过去几个月,印度企业还催政府放宽进口限制,因为本土开发技术跟不上,花了上百亿也没出成果。要是真闹翻,供应链一断,工厂得停摆。加上美印关系最近有点凉,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谈判卡壳,印度发现靠美国当靠山不靠谱。军事实力上,印度和中国的差距也大,今年5月印巴冲突,印度空军丢了面子,被巴基斯坦击落战机,这让莫迪清醒,不能同时得罪两个邻国。总的来说,莫迪低头不是认怂,而是算了笔账,激怒中国没必要。

西方媒体呢?像路透社、彭博社、BBC都有报道,提了环境风险和中印紧张。但没像以前炒三峡那样大肆渲染。为什么?可能因为中国提前堵了嘴,用科学数据证明安全。西方智库年初还怂恿印度用环保名义反对,但现在印度自己没硬刚,他们的煽动也没下文。加上全球能源转型大势,西方也得承认这种清洁能源项目有价值,没法一味黑。比起炒作,他们更关注实际影响,比如地震风险和生态破坏,但报道中性,没太多偏见。

这事儿从头说起,得回溯背景。雅鲁藏布江是中国境内最长的河流,下游大峡谷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水能资源占全国总量的四成。中国规划这个项目好几年了,2024年底核准,2025年1月外交部就回应印度关切,说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工程选址在林芝米林坝址,靠近边境,但中国强调是国内事务,目的是能源安全和西藏稳定。西藏经济落后,这1.2万亿投资能拉动GDP增长4%,建路建网,让边境村子通电通路,居民生活改善。中国在高原的掌控力加强,印度想挑事儿也难。

印度为啥老担心?因为布拉马普特拉河供水量大,印度东北农业和饮水靠它。印度政客说过,中国能用水当武器,放水淹下游或断水旱死。但中国用行动证明不然,过去印巴冲突时,印度自己断过水,还指责中国会干同样事儿。现在中国承诺不改变径流,印度该用多少水还是多少。孟加拉国也关切,但没公开对抗。中国向联合国交数据,专家确认没大问题,这让下游国家没法找茬。

项目推进后,会咋样?中国会加速基础设施,公路铁路电网全上,西藏变热土。发电取代煤炭,支持2060碳中和。边境更稳,经济腾飞。中国赢得能源和外交双赢。印度会继续监测,但避开直接冲突,莫迪转头处理国内经济。西方媒体会零星报道,但没大浪花,因为挑拨失败。

总的看,这电站是国家战略一步棋。能源革命加边疆治理,双管齐下。中国掌握主动,印度和西方只能接受。莫迪不是不想闹,而是现实逼着低头。西方不是不想炒,而是炒不动。中国用数据和行动掌控局面,这场博弈赢得漂亮。

最后想想影响。电站建成,中国清洁能源跃升,西藏富起来。下游国家受益稳定水流。地缘上,中国影响力增,印度得调整策略。西方媒体不吭声,或许是承认中国实力。莫迪不想发难,可能是聪明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财经   雅鲁藏布江   电站   中国   媒体   印度   西藏   下游   孟加拉国   林芝   边境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