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茨终于下决心,准备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英媒:德国完全变了

德国总理默茨

11月上旬,德国总理默茨以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与德国“以往认为正确的做法不同”为借口,宣布对中国征收关税。英国《金融时报》近期的报道直指德国对华政策的显著转变——德国总理默茨公开宣称支持提高对中国钢材的进口关税,这与其在野时反对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立场形成180度反转。英媒感叹原本崇尚自由贸易的欧洲大陆,现在对其他国家的恶意越来越大,最关键的就是这些国家“输不起”。

德国钢铁厂

消息提到,2024年欧盟钢铁企业仅一年就宣布裁员1.8万人,蒂森克虏伯等龙头企业计划在鲁尔工业区大规模缩减产能。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导致大量原本流向美国市场的廉价钢材涌入欧洲,进一步冲击德国本土钢铁市场,叠加能源价格高企、绿色转型压力等因素,德国钢铁行业陷入生存困境。在此背景下,默茨明确支持欧盟提高钢铁进口关税、减少免税配额的提案,甚至主张对未采用欧盟同等碳排放标准的进口商品征税。

德国钢铁高炉

在采访中默茨坦言,当前的贸易保护立场“与德国以往认为正确的做法不同”,但“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一表述背后,是德国对全球贸易环境变化的应激反应——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持续施压、中美战略竞争的外溢效应,让长期依赖出口的德国经济面临双重挤压。数据显示,75%的在华德企预期将受到美国对华关税冲击,57%的企业担忧遭遇中国反制措施影响。同时,德国经济已停滞三年,2025年第三季度GDP环比零增长,基础设施薄弱、数字化滞后等结构性问题凸显,使其难以再单纯依靠市场开放维持竞争力。在“泛安全化”思维蔓延的背景下,德国将部分经济困境归咎于对华贸易失衡,进而调整对华政策取向。

默茨

德国媒体提醒,提高对华钢材关税虽能短期保护钢铁行业,但可能推高汽车、机械等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而这些产业正是德国经济的核心支柱。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已明确警示,广泛的额外贸易限制可能“给供应链带来额外压力”。此外,德国政界与经济界的对华认知存在明显分歧:商界呼吁降低“商业地缘政治化”风险,而政界的保护主义倾向可能加剧中德关系紧张,此前德国外长因稀土出口管制等问题临时取消访华行程,已显现双边关系的脆弱性。

轧钢成品

默茨政府的关税表态,标志着德国对华政策从“务实合作主导”向“利益平衡优先”的深刻调整。但这种转变并非单向的对抗升级,而是充满矛盾与妥协的过程——德国既需要保护本土产业、应对国内诉求,又无法脱离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网络。未来,德国对华政策能否找到保护主义与开放合作的平衡点,不仅关乎中德双边关系走向,也将影响中欧贸易秩序与全球经济格局。对于德国而言,摒弃零和思维,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才是兼顾产业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理性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德国   关税   中国钢铁   美国   中国   欧盟   政策   产业   双边关系   贸易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