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财政大臣拍案怒吼:切断与中国联系是21世纪最愚蠢的决策!

英国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的表态,清晰地划出了英国对华政策的底线。

在2025年4月接受《每日电讯报》专访时,她直言不讳地指出,与中国经济脱钩将是极端短视的举动,甚至称之为“非常愚蠢”的选择。这番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基于英国当下经济压力的现实考量。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对英国的出口、投资和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里夫斯强调,这不仅是她个人的看法,更是工党政府整体共识。在中美经贸摩擦持续的背景下,这样的声音从英国高层传出,显示出欧洲国家对全球供应链的清醒认识。

里夫斯的言论直接回应了美国新政府推动盟友减少对华接触的意图。特朗普上台后,重拾贸易壁垒策略,试图通过高关税和投资限制孤立中国经济体。但英国的选择不同以往。

脱欧后,英国经济增长乏力,2024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滑0.3%,通胀率居高不下,日常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30%。

在这种情况下,盲目跟随美国路径,只会放大本土困境。中国已成为英国第四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英货物贸易额达到211亿英镑,服务贸易额更高达286亿英镑。

英国对华出口中,汽车、机械和化工产品占比超过25%,这些领域直接支撑数十万就业岗位。如果中断联系,英国制造业将面临供应链断裂,成本上升至少15%。

从历史对比看,里夫斯的立场标志着英国对华政策的显著转向。保守党执政时期,约翰逊政府在华为5G设备上设置重重障碍,导致英国电信基础设施升级延期五年,额外支出高达200亿英镑。

结果并非增强安全,反而拖累了宽带覆盖率,偏远地区数字化进程落后于欧盟平均水平。工党上台后,这种对抗式思维被务实合作取代。里夫斯在2025年1月率团访华,促成69项金融和服务协议,涵盖绿色债券发行和跨境支付优化。

这些协议落地后,预计为伦敦金融城带来每年2亿英镑手续费收入。相比保守党的壁垒政策,现在的合作更注重互补优势:英国输出金融服务和技术标准,中国提供市场规模和制造产能,形成闭环效益。

里夫斯的话语核心在于承认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重要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中心,产业链完整性无可替代。

英国企业如劳斯莱斯,其航空发动机订单中一半来自中国航空公司,2024年贡献营收超过50亿英镑。

如果脱钩,这些订单将流失30%,直接影响德比工厂的1万多名工人。同样,苏格兰威士忌出口中,每三瓶就有一瓶销往中国,价值达4亿英镑。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支撑了英国农业和奢侈品行业。

如果效仿美国加征100%关税,英国出口商将失去竞争优势,市场份额被新兴经济体蚕食。

里夫斯在采访中列举这些数据,指出脱钩将导致英国GDP缩水0.5%,相当于每年损失150亿英镑。这种量化分析,不是情绪化表态,而是基于财政部报告的严谨评估。

教育领域同样凸显脱钩的荒谬。中国留学生是英国高等教育的支柱,2024年贡献学费和生活费总计55亿英镑,占国际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剑桥和牛津大学实验室中,中国博士生比例从2019年的15%升至2024年的28%。

这些人才不仅支付高额学费,还参与前沿研究,推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项目获批5000万英镑资助。如果限制签证,英国大学预算将出现2亿英镑缺口,教职员工流失率上升10%。

里夫斯主导的全球人才签证扩展,正好吸引更多中国专家,这种双向流动增强了英国创新生态,同时为中英科技桥接铺平道路。

保守党时期曾收紧签证,导致中国本科申请量下降37%,现在工党调整政策,2025年上半年发放学习签证超过5万张,恢复了教育出口的增长势头。

在能源转型上,里夫斯的观点进一步揭示脱钩的战略失误。英国致力于2050年碳中和目标,但本土能源基础设施滞后。中国光伏组件占英国进口70%,成本优势帮助海上风电项目容量翻倍至15吉瓦。

如果禁用中国技术,英国需转向本土生产,投资成本增加30%,项目周期延长两年。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就是一个教训:保守党以安全为由叫停中国广核集团的200亿英镑投资,导致总成本从180亿英镑飙升至350亿英镑,完工日期推迟至2031年。

工党重启谈判后,中国企业提供备用部件和融资支持,占比达25%,降低了延误风险10%。这种混合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排除式合作,而是技术融合:法国主导设计,美国注入债务,中国负责供应链,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到2025年中期,该电站已进入关键施工阶段,为英国电力供应贡献潜在10%清洁能源。

里夫斯的表态,不仅是经济层面的理性选择,还反映英国在地缘政治中的微妙定位。在中美博弈中,英国不愿当“冤大头”。美国街头80%电动出租车用中国电池,却要求盟友禁用;苹果CEO访华洽谈供应链,却宣扬多元化。

英国企业如劳斯莱斯,在中国工厂年赚103亿人民币,加税将打水漂。里夫斯拒绝这种双标,主张“骑墙术”:在某些议题上附和美国,转而在贸易上深化中国合作。这种平衡策略,短期内两边得利,但长期需警惕风险。不过,它稳定了全球供应链,扩大了欧洲市场机会。

里夫斯的怒吼,敲醒了那些沉迷意识形态的决策者。脱钩不是战略智慧,而是自缚手脚。在全球化时代,经济联系是国家实力的基石。英国的选择,值得其他国家借鉴:面对压力,优先本国利益,方能长久立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8

标签:财经   英国   大臣   中国   愚蠢   财政   世纪   英镑   美国   工党   保守党   签证   项目   中美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